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乡[第1页/共3页]

有个能够替你遮风挡雨的东西,叫家。

“本官请了梨园子,在咱县里大唱三天!”

“是啊,狗剩现在中了探花,进了翰林,可说宦途一片光亮,只怕没多少风景,本官见了狗剩都要行大礼喽!”

御史一职说来是个以小见大的活计。

品级不高,七品,但是权力、感化却不小。

现在是新官上任,马车夫倒也不急,只是慢悠悠的赶着,毕竟不是军报,路上跑的慢些,人也舒畅些。

现在爹娘再也不必受这份苦累了!

明朝御史整死的人很多,当然,非命的御史也很多,可说机遇与风险并存。

当下灭倭一事已经刻不容缓,本年江南诸道就传来倭寇一再残虐的动静,估计嘉靖也都要听烦气了。

怀揣吏部任命书的他此时正要去浙江,与那胡宗宪等人一道抗倭。

主管一县几万人的官儿,出门都有招牌开路的,这还得了?

进士落第,这是读书人莫大的光荣。

按例中了探花要入翰林学习,国事家事,国事天然排在家事前头,不等过年的风景,怕是李卫国也难能回家。

明朝天下有一万一千多个驿站,朝廷的政令经内阁票拟、圣上批红、司礼监用印以后,这就分发六部,通行天下。

李卫国再也按捺不住,干脆这就扯上马车,坐上骏马一起朝家中飞奔。

李家父母不懂宦海,不过林知县这话倒是惊煞了二人,连林知县都要朝儿子施礼了?

得了探花,可说你山东一个偌大的道都是非常出彩的,更何况阳谷不过一个小破县?

或许在这里,本身将看到很多之前只要在书籍上才气见到的大豪杰。

……

这话不虚。

那个不想绕母膝下?李卫国后代是个孤儿,更想,但是没体例,人总要有些抱负,为了抱负,也总要舍弃一些东西。

狗剩现在出息了,有俸禄了,爹娘,狗剩要二位今后舒舒坦坦的过日子!

李卫国现在担负的,就是这个以小见大的监察御史!

虽说品级不高,但却如同刺史,位卑权重。

“及到兖州停一下,我要回籍。”

爹娘,孩儿不孝,只能看一眼就走。

“本官早就说这个李卫国不得了,现在这不正言中了,哈哈……”

李父一听儿子这会儿已经能够和县太爷平起平坐了,不由吃了一惊,差点一个腚蹲坐在那儿!

人常说七品芝麻官,不过在小老百姓眼里可不这么看。

“你这妇人,儿子现在当了官儿,天然是要留在外头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