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时济进得殿中,打眼就瞥见朱时泱正坐在窗前的榻上用签子扎凉瓜吃,一派气定神闲的模样。朱时济气不打一处来,上前苦笑道:“皇兄这凉瓜吃得倒是舒坦,傅大人在外头可晒得很辛苦呢。”
一席话说得沉着中肯,滴水不漏。但朱时泱却面露不满,冷哼了一声道:“傅大人也未免太人云亦云了些,莫非就没有别的观点了吗?”
朱时泱公然摆出了一副嫌恶的嘴脸,指导着傅潜道:“朕如何就这么看不惯你这谨小慎微的模样?整日里唯唯诺诺的,一脚踹不出个响屁来。你也该好好学学陆文远的奸佞才是。”
傅潜唯唯称是,却愈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陆文远和赵咏宁也丈二和尚摸不着脑筋,只不知这圣怒是从何而来,赶紧从地下拉起傅潜,惶恐辞职了。
这来由朱时济听着真觉不成思议。本来那傅潜是个再沉稳谨慎不过的人,做起事来当真详确,少有忽略,朱时泱一时抓不到把柄,便只好寻些小事端来摧辱他。朱时济有些替皇兄感觉对不住人家,赶紧安抚傅潜道:“傅大人再在这儿挨个一时半刻,本王这就出来替大人讨情。”
朱时泱最看不得他俩这般模样,却一心只与傅潜作对,遂皱端倪视了傅潜道:“傅大人,你有甚么话不能近前来讲,非要在私底下拉拉扯扯的?”
朱时泱想想感觉有理,这才不情不肯地放过了傅潜,筹办来日出宫一探究竟。
傅潜连连点头,眼巴巴地目送着朱时济进了殿。
朱时济情知这才是傅潜挨罚的真正启事,甚么奏疏废话太多,不过是皇兄给人家安上的莫须有的罪名。便问朱时泱:“那皇兄为何只罚傅大人却不罚陆大人。”
朱时泱满不在乎地瞟了他一眼,道:“那也是他该死,谁让他整日里跟朕对着干。”
陆文远则以为即便苛以重税,也应逐年增加,不宜操之过急,以免盐商心存不满,招兵造反。傅潜和赵咏宁都同意陆文远的说法。
朱时泱挑挑眉毛,迷惑道:“是啊,有甚么不对吗?”随即又警悟起来,眯起眼睛逼视着朱时济,道:“你甚么意义?”
扬州府乃江南重镇,因为地点地区水系发财,淮河、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构成了贯穿天下的水利关键,为盐商贩盐供应了极大便当。但自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天下政治中间北移,扬州盐商便仗着天高天子远为所欲为,贿赂官员,剥削百姓,哄抬盐价,攫取暴利,前段时候更是闹出了盐商私铸铜钱一事,使得江浙一带物价飞涨,民气不稳。朱时泱为此大发雷霆,以为该当严加整治,苛以重税,宜将盐税进步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