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摆手:“今后事谁能说清?有环境我们在会商,济州岛我要打形成自在贸易岛。”
李詹拿捏不准这到底是功德还是好事。
朱棣怒:“朝廷还要向你乞贷?”
这是朱高炽的原话。
李詹忙问:“何谓自在贸易岛?”
朱棣忍不住打断他:“你究竟在做甚么?”
朱高炽筹办让作坊工人放个年假,现在的工坊范围还未减少,比如玻璃作坊,跟着退火、玻璃钢技术等利用,目前正处在高度生长期间。
但识字馆并不是免费的,而是为钢铁、纺织作坊雇用工人,由作坊供应资金。
朱棣站起来,盯着朱高炽猛看。
图书馆是个绝佳场合,除输出文明外,他还筹算每个图书馆调派几个先生,创办识字馆。
大明子民大多数都以为外洋比较乱,蛮夷之地,治外法权能让他们更加放心前去朝鲜等地。
建立图书馆,是为了推行儒学。
以此为支点,紧紧吸引住朝鲜、倭国两国。
过了两天,李詹也传来好动静,他完整同意这个做法,但需求获得朝鲜天子承认,因而他先派人归去,待朝鲜王复书到,两边立即签订国书。
比如,能够以税做抵押,我乞贷给朝廷,朝廷再用这些钱停止济州岛开辟。”
“你这算哪门子殖民?”朱棣很活力,摔了下奏折。
朱高炽道:“殖民朝鲜。”
都城里统统人都忙着筹办过年,这是永乐这个年号过的第一个年。
祝荣很不能了解朱高炽这类放假七天的行动,工人在工坊里多干几天他不香么?干吗要放假?
接下来两人没在议论这些事,吃酒论诗,朱高炽博学多才——实在是见多识广,来自六百年后的见地,远远超越当时认知。
祝荣忙问甚么事。
终究李詹决订婚自归去,朱高炽随船赠送他一些玻璃、番笕、棉纺样品,别的最多的就是书,四书五经之流。
李詹道:“殿下,就这么多?”
如此过上几十上百年,朝鲜想逃也逃不掉。
李詹谨慎翼翼:“这……恕我直言,殿下,我想晓得你到底都有甚么前提?”
“当然,不但朝鲜人,连倭国人都行,蒙前人也行,总之,只要你不在岛上肇事,甚么事情都做得,没有任何轻视。”
第三点,则是汉人在朝鲜具有治外法权。
朱棣道:“这需求很多钱!朝廷哪有那么多资金可用?”
吃酒至半夜朱高炽方才醉醺醺分开,次日进宫见朱棣,把成果奉告朱棣。
为大明塑个金身,披发光芒。
措置完这件事,已经邻近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