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是不是去过很多处所?”传闻她有如许传奇的经历,谢繁华的双眼不由得亮了起来,似是非常的恋慕。
白瑾瑜本就是个江湖人,最不喜各种教条束缚。见谢繁华不似普通的大师闺秀那般扭扭捏捏,也故意交友,因而也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宁王朝着世人浅笑点头,道:“各位大人都到齐了?”
“两位大人不必辩论。”文昌帝见他们又要吵起来,忙摆手命他们退下。“王家如何,朕内心稀有。”
“王家在朝野当中的权势不容小觑,手里又握有兵权,岂是一句贬黜就能处理得了的?”另一名内阁大臣李大人倒是不附和他的谈吐,站出来反对。
掌柜听到这个答案,差点儿急晕了畴昔。若不是小二眼疾手快的将他扶住,怕是要气出内伤来。
文相考虑了一番说辞,才开口道:“四皇子的确是太子的不二人选,几位大人的顾虑也不无事理。以是微臣想,是不是给四皇子一番磨练,将王家的事情交给他来措置。一来,能够给四皇子殿下一个名正言顺登上太子之位的机遇,向世人证明他的才调和魄力。二来么,也能够摸索一下王家。”
“四皇子虽有大才,却有一个功高震主的娘家。如果立他为太子,王家怕是更加目中无人没法无天了。外戚擅权,但是自古以来的大忌。四皇子年纪尚轻,可否压抑得住王家还难说。为了大齐的江山社稷,还望皇上三思!”
秦王是最早开口的一个,因为他一向以来都是以浑厚诚恳的形象示人,提及话来没甚么顾虑。“皇上,您正值春秋鼎盛,不必急着立储吧?”
“哦?”不但是大殿以内的其他臣子,就连文昌帝听到他这番谈吐也是大吃一惊。“文相倒是公道,晓得避嫌。”
“宁王弟所虑,也不无事理。”秦王虽没有甚么大的本领,但是察言观色倒是练就的炉火纯青,早已从帝王纤细的神采窥测出了一丝讯息,因而也跟着拥戴。
让四皇子去肃除王家,够毒够狠!别的六人冷静地垂着头,内心的设法却跟宁王如出一辙。
宁王深思了半晌,暗道:好一个奸滑的老狐狸!不愧是浸淫朝中数十载的老臣子,这招一石二鸟之计使得可真是得心应手!
“方才奔驰而过的,是赫赫驰名的宁王吧?”
白瑾瑜惊奇于公主府的办事才气,回过神来后却连连摆手道:“这倒不消,只要有张床就行了。之前在江湖上行走,破庙也是住过的。”
“主子说的是,将他们比方成老虎,的确是高看他们了。”到了此时还未发觉到他们真正的敌手,实在太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