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金氏方才坐定,那引她入室的大丫环春梦便又来通报。说大少奶奶同陆姨娘来存候了。
许母只推委道:“我今儿夙起来时喉咙疼,喝了热茶只怕嗓子更紧。”
金氏倒不想树敌,即嫁入了许府。便只求个保全便是好的。
那陆氏便也一口一个姐姐的唤着,只请金氏复坐下,本身便也在旁坐了下来。
半晌,那许母只看着二人缓缓道:“甚么大事,值得一朝晨便在我耳边聒噪。不过是一个浑丫环,陆姨娘,你看着措置了便是。”
许母住的静和堂极其偏僻,高雅。金氏先秉看正门。只见正门三间,上面灰瓦紫檀木脊,那门栏窗梁,皆是细雕新奇花腔,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上面白石台矶,凿成忍冬纹样。摆布一望,皆雪****墙,上面皋比石,随势砌去。素雅却不得志境。真应了那句,“曲径通幽。”
一只供香金鼎,生果鲜蔬无数。
几个女人均都应着。
玉鸳便指导金氏道:“奶奶,这便是我们夫人住处。夫人素喜清净,不爱热烈。自老爷殡天后,便从正房处移至这‘静和堂’了。”
“大嫂子也忒仁慈了。”陆姨娘厉声辩驳,只惊的吉利亦在孙嬷嬷怀里缩起了身子:“今要不好好经验那贱婢,只怕那些没眼的下人瞧见,只道我们娘们都是好欺负的。今儿这个丫环闹一番,明儿阿谁小胡闹一番,后儿再来个老嬷嬷闹一番,许府再没个端方国法了。”
玉鸳闻言,也只莞尔一笑,冷静点头赞成。内心却推断着,这二少奶奶当真是个慧心,灵敏的主。再配上这副我见犹怜的好皮相,在许府定要掀起一阵风波。只是还不知她究竟是何本性。亦不成测这掀起的是冷风还是暖风。
玉鸳听了,便上前给金氏打起软帘。引金氏入内。
许母见了,倒知那金氏是个聪明的。便也点头道:“你们妯娌,姐妹间不生分便是好的。现在许家男丁淡薄,只要娘们间相互照顾。这许府才气内定,悠长。”
那陆氏理了理衣袖,便又向许母处吹风道:“娘,那宝瑾已被押至院外了。之前老太爷活着时,她仗着老太爷慈悲,容忍她,便整日没个礼数,全然不把主子放在眼里。却说,我们许府待她倒是顶好的!她怎的就那么烂了心肠。竟当众唾骂起许府来。”
两人说着进了正院。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正中却不偏不倚的植了几珠山玉兰,叶大浓荫,花大如荷,真真是入了画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