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我听人家说,那有钱的人家,厨房比我们的屋子还大,都有掌事娘子管着,如何能让随随便便的人都出来?”顾四嫂立即拥戴道。
大新媳妇坐在炕沿上,眼神抉剔地四下看了看,道:“大全媳妇啊,是如许的,我女人有孕,我不是去服侍着嘛,赶上中秋前逛集,看到你们的月饼,我就买了几块归去给她尝尝。我女人、姑爷都说挺好吃。这不,八月二十七便是他家老太爷的喜寿,点名就要你家给做点心!”
“这话如何讲?”孙氏茫然道。
见林雨如此自傲,丁夫人也知讲价是不成能了。因而八种点心各要了十斤,又加了二百个寿饼,需在八月二十六中午和八月二十七早上分两批送到。
公然,不到中午,就见顾四嫂扭着胯,挽着一个四十岁摆布的胖妇人来了林家,那日在集上的时候林雨见过,她就是那日大壮娘口中“戴着银耳环”的女人,大新媳妇。她比林雨大一辈,林雨要叫她婶子。
“这代价怕是贵了吧?”丁夫人皱眉道。
没想到大新家另有一头毛驴,大新媳妇对劲地说是“姑爷”给买的。
“可不就是新婶子的姑爷子,家里要处事情,点名儿要你家给做点心!我一传闻呀,顿时就陪着新婶子过来了!你说,可不是给你请来了财神爷?”顾四嫂持续笑着,也不消手掩一掩那满口的大黄牙。
丁夫人年近五十,看着倒是有几分端庄。大新媳妇一见到她,立即没了那股显摆劲儿,奉承隧道:“夫人,这就是我先前与你提的做点心之人。”
因而,世人坐着小驴车,一起去了传说中大新的“姑爷”家。
留了太财看家,承诺了给他带好吃的,孙氏就和林雨风风火火往县里去。
这边孙氏闷闷不乐地过了一宿,没曾想第二天一大早就有喜鹊在门口的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林雨见孙氏瞅她,就也不再沉默,问道:“八种点心做起来也不难,只是有没有说这八种点心甚么时候要?是我们在家里做完送去,还是去他们家做?”
两人都是为这单买卖冷静焦急,天然是脚下生风,不到三刻钟就到了县里。买好了一应物品以后,两人又扛着这些东西回了林家沟。
“八种?”孙氏瞠目,随即看向林雨,八种!可很多啊!
丁夫人每尝一道,孙氏就解释着,“这是南瓜饼”“这是双豆糕”“这是金丝卷”“这是水晶球”如此,而丁夫人则几次点头,甚是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