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来尝尝。”吴青高举右手道。说完指着写了“赤兔”两字的花灯说道:“这个答案是一个‘驰’字。”
当代的元宵节,可谓是最热烈的世俗狂欢。满街挂着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火摇摆。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灯、兔子灯、天鹅灯。另有庞大的灯轮、灯树、灯柱。满城火树银花,光辉灿烂。
昆玉殿的书房,四殿下又问了一些事情的颠末以及路上的景象,吴青简朴地说了一遍。三殿下见吴青精力不济,忙说道:“四弟,这些事今后再问吧。青儿在路上吃了很多苦,就让她好好歇息一会吧。”接着又对吴青说道:“你快去歇着吧,我明日再来看你!”
话音刚落,一个矗立超脱的身影就落入视线。吴青痴痴地望着远处的身影。一种悲喜莫名的情感涌上心头,眼泪如同开闸的大水,敏捷地恍惚了她的双眼。此时,如同光阴停滞,统统的繁华盛景,统统的浮世声嚣都似变成镜花水月。只要面前这小我,才是这万丈尘凡中独一能让她哭让她笑,让她魂牵梦萦的地点。
老板笑道:“小娘子好目光,这串念珠是这些奖品中最贵重的。需答对二十个灯谜,方可获得。”
吴青和三郡主两个女孩瞧瞧这个,又看看阿谁。不一会儿两人就聊到了一处。两位皇子一名皇叔则跟在前面,将她们瞧过的点心都买上两份。
“对对对,三哥,我们一人一边将青儿护住,吴九你来开路,青竹你坠后。还是谨慎些为好。”四殿下仓猝说道。吴青没法,只得由着四人充当保镳,将她团团护住。
灯下,忠亲王捏动手里厚厚的手札,踌躇了一下,毕竟还是翻开了。内里写着一些外伤抢救的体例。提到了一些“细菌”“传染”之类从未传闻过的词。不过信里都有详细的解释,看上去非常那么一回事。
昆玉殿里,吴青躺在床上展转反侧。那封信他看了没有,看了又是甚么反应?他会不会不欢畅,会给我复书吗?这些题目在吴青脑袋里回旋缭绕,挥之不去。吴青现在方知,李白那首诗写得真好: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四殿下笑道:“此番盛景,青儿可有诗为颂。”
吴青噎了一下,只好答道:“蒙殿下汲引,吴青自当投桃报李。此后定以诚相待,不负殿下青睐。”
马车出了御街就越来越热烈了,几人干脆弃车步行。贩子人流如织,摩肩接踵,到处张灯结彩。三殿下边走边说道:“本日十四,为试灯。十五则为正灯,到了十六即为阑灯。这几日,大家出游街巷,自夜达旦,赏花灯、放烟花、食元宝、猜灯谜,又热烈又风趣。只是人太多,要重视安然。青儿,你要跟紧些,可别再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