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依在心中叹了口气,她望着秦老夫人苍苍银发,心下有了几分柔嫩,“老祖宗,您对孙女儿的好,孙女儿都记在内心呢。畴昔在尚秀堂时虽是学艺艰苦,但我当时便想,待我返来便一向留在祖母身边,保养祖母百年。”
范氏病逝时,锦轩才只五岁,锦如两岁。秦致远神伤过分,一向不肯续弦,锦轩兄妹便由庆荣侯夫人姜氏顾问。直到姜氏归天,锦依被送走后,二人才又返回长丰侯府中。
秦老夫人见她楚楚不幸的模样,心中更是不忍,“依姐儿放心,祖母不会让你亏损的,女人家的哪有一辈子陪着我个老婆子不嫁人的事理……”
九年来,信中的锦依一向是淡定安闲,字里行间从不将本身难堪的境遇当作是多么不得了的磨难。
秦老夫人拉她坐在身边,体贴肠嘘寒问暖:“屋子你可对劲?小厨房里的东西吃不吃得惯?听闻昨夜你父亲返来晚了,还没见着。早上去见过了吗?”
锦依又悄声问她:“祖家的那位小公爷,你可见过了?禀性如何?”
“二叔真是胡涂了,这是真要送你进宫为官啊?”锦如蹙着眉,声音有些愤激,“斑斓是他的嫡女,莫非你就不是?”
行至奉先堂外,锦依止步,转头叮咛身后的采菁,道:“你先回屋,将我昨日带返来的两盆沉香海棠着人送至祖母那。”
锦如顿时满脸通红。
两年前,秦致远请旨将爵位传于年仅十五的锦轩,本身便在城外碧云寺后的一处小院中住了,常日只与寺中法师谈经说禅,日子倒也过得安静。
长丰侯一脉子嗣薄弱,唯有一子一女。女儿暮年嫁了楚辰王为妃,儿子便是锦轩锦如的父亲秦致远。
锦依沉默不语,半晌方道:“若不如此,继母又怎会劝得父亲接我返来。”
她自幼与秦锦依靠近,锦依离家九年,二人常手札互通,豪情维系得比幼时更加深厚。
现在建邺城中也时行世家勋贵的闺中女眷延就教习,在家中研习这类女艺。尤以织、食二艺,学得人最多。教习师父大多是龄满辞出的后宫女官,此中如有尚秀堂出身的,则更受人尊崇。
秦老夫人身后刚服侍她用过早膳的老迈媳妇林氏道:“依姐儿好早。刚返来,可还住得风俗?”
锦依给大伯母请礼问安,笑道:“大伯母安好。扶堇轩是小的时候就住惯了的,现在住着都倒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