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昭宛第一次出门,内里是一条一向向远处延长的田间土路,门路两边是沟渠,沟渠边种着桑树和榆树,水田里的水稻长得绿油油的,有佃农在田间肃除杂草,也有孩子沿着田间巷子奔驰,但那些孩子看到他们的牛车后,就停下了脚步,没敢靠近。
初六从速应了,敏捷地清算了打扮台上的器具。昭宛起家来,动了动几近要跪麻的腿,她这院子里,几近都是矮家具,没有高坐家具,她便也只好入乡顺俗。
宛丘水多,田多,粮食足,物产丰,连通南北,各种珍奇货色也多。固然昭宛是被家里打发到乡间的庶女,但符家素有堆集,不会短了她的吃穿。
刘妪看她一心要看内里,只好让初六为她稍稍撩开了帘子,说:“那你便看看吧,回府里了,切莫再这般无礼张望。”
刘妪自是明白昭宛是甚么意义,城里无人来接,就私行归去,怕是会惹当家主母不快,到时候被骂一顿,还是轻的,如果当即又把她们赶返来,那就是白跑一趟了。
昭宛晓得她是刀子嘴豆腐心,眼里带了一丝笑,看初六掀起了车上的细竹帘子,便倾身朝内里看去。
昭宛颇无法,说:“现下就我们三人,我看看内里又如何?”
此时天气大亮,太阳升起来,院子里的那株柳树在阳光里跟着风飞舞着枝条,另一株高大的木槿打着满树花苞,再过些光阴,就该是繁花满树的斑斓气象了。
固然身边人少,但昭宛作为这里的小仆人,却没有甚么不便利。
但刘妪却很有掌控地说:“国公回家来了,你作为女儿,不管如何该归去拜见,如果谁敢拦我们,那就闹到国公跟前去,即便是夫人,她也不能怎麼樣。”
昭宛晓得她是不敢吃,想了想,便也不再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