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昪在943年驾崩后,其子李景继位,并改名李璟,年号保大。
芳华意绪阑珊。
盘桓飞尽碧天云。
周宗是南唐高官,又很长于做买卖,家财巨富。
除了北方士人,南边的很多士人,如宋齐丘、陈觉、冯延巳等,也是由徐知诰汲引。
徐知诰上位后,也不竭兜揽汲引北来的士人,以搀扶本身的权势。
第十四章
南唐立国后,李昪主张保境安民、休兵罢战的政策,与邻国保持战役干系。海内则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并大力生长贸易,这使南唐经济文明空前繁华,百姓安居乐业。
“到了寿春,便能转走水路,沿颖水蔡水而长进汴梁,他便也没甚么可拖后腿的。”
见到郭荣前来,便问道:“大郎,那陈确如何?”
走陆路北上有一个好处,便是路上关卡少,能够少上税。
此次运往北地的茶叶,共有近五千斤,另有一些丝绸和金银器,货色贵重,郭荣带了近百人押货,而这百人,皆是年青力壮,不但是要押货,更重如果要抵挡山贼流民。
郭荣道:“本年这茶算是好的,只怕来岁茶叶会涨价,来岁若要再贩茶,怕是要三月就出门,四月到扬州。”
对郭荣茶叶来岁会涨价的判定,郑好谦很不能了解,问道:“来岁茶叶会涨价,这是为何?你有朝中的动静,要调税收?”
又问:“陈兄,某克日便要北上,既是周公遣你同我一同前去太原,你这边也做好筹办,我们不日便解缆。”
郭荣:“……”
南唐比之北地繁华很多,而江宁作为南唐都城,乃是南唐一等一等的繁华之地。
现在天下,以淮南光州、扬州、常州和润州的茶叶久负盛名,而北地几近不产茶,茶叶多数从南边买入。
在北方藩镇军阀连连大战的环境下,淮南相对处在安宁的生长当中,北方士报酬遁藏战乱,很多都迁入淮南。
等将陈确送回府中,郭荣带着几个部下再次去看了货,郑好谦作为郭荣部下的书记,此时正在堆栈里查货。
郑好谦听他这一番话,非常受教,又说:“效力蜀国的韦侍郎,写过一首词,大家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回籍,回籍须断肠。”郑好谦说着说着,就唱起了那曲子来,唱完又说,“当初在北地听到,觉得他这感慨故乡之思,不过倒是把江南写得过分了。随大郎你来了扬州江宁以后,才知他所写,便是这江南真相。在这片处所住久了,怕是也少了北方的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