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小寺人回到文渊阁,在那儿又翻滚了半天,仍然没有找到,仓猝命令人备轿,出宫找徐阶要去了。
“严大人没有说甚么,徐大人却说,戚继光在FJ又打了大败仗,倭寇快荡平了,天下承平,敬请圣上放心,只是这御史邹应龙岂有此理!竟敢在奏折中拿严世蕃的家事胡言乱语,给朝廷添乱,竟然还敢指责国师蓝真人,真是罪该万死。”小寺人慢声细语地答道。
“请阁老放心,信赖将来成梁出山,必不会健忘阁老的恩德。”
严嵩听罢,撇了撇嘴,还是很不放心,从小寺人手中要回这份折子,细心地看了一遍,带着嘲笑的口气答道:“徐阁老,你这青词贺词写的,已经与东楼小儿不相高低,不过嘛,若想博得龙心欢腾,呵呵……”
自从皇上承诺了严嵩,只要严世蕃能医治好眼疾,便能够考虑让其入值内阁,严嵩非常镇静了一阵儿,俄然传闻好不轻易请来的神医,却被儿子送往外洋配药去了,想起这件事就心神不定,内心充满了莫名其妙的惊骇感。
就在严嵩托孤之时,小寺人已将当日的奏章及票拟送到了紫禁城,因嘉靖帝正与国师蓝道行一起修炼,他便站在寝宫门外候着。
因而,严嵩晃闲逛悠地站了起来,来到徐阶的案前,在一大堆折子中翻了翻,俄然,有一份奏章引发了他的重视,拿起来细心观瞧,顿时惊骇万状……
此时,安息了半晌的蓝道行,又开端筹办作法,嘉靖天子笑着问道:“国师,累了吧?”
“放心吧,阁老,真没人参你。”徐阶答道。
张居仓猝起家行礼,答道:“阁垂白叟说的是。”说着,接过了这份的折子,开端翻看了起来。
“请阁老指导迷津。”徐阶谦善地讲道。
紫禁城东华门内文渊阁,是大明帝国的中枢,由武英殿大学士严嵩、文渊阁大学士徐阶、李春芳及张居正等重臣主持内阁。
嘉靖天子听罢,并没有任何反应,仍然持续打坐,时而高低颚打着颤,吃上一粒“灵药”。
“陛下,为臣不累!”蓝道行说着,舞脱手中的桃木剑,接着讲道,“我还筹办看热烈,一会儿会有奸臣觐见。”
徐阶不动声色地答道:“阁老,存候心,没人参你。”
“阁老,这折子我看了,邹应龙还真没参你,只不过把工部侍郎家的琐事,数落了几句,请阁老不必过分冲动,不呈上去也就是了。”徐阶答道。
“是吗?”嘉靖天子诧异地问道:“国师,那你说说,奸臣到底是徐阶?还是严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