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只命长辈如此禀报,不知详中。”元林惠想了想,俄然又道:“不过,在长辈此行之前,曾听家父命人铸尺刀千把。”
魏川知此处无旁人,正色问道:“元兄可另有别的交代?”
“师父!”
魏川呵呵笑道:“此船甚大,且仅我五人,宽余有剩,就由请这位墨客上船吧。”
那墨客立即将窗翻开,指着南边天水之处道:“魏兄请看,目睹水之尽为天,然实则为岸,我等极目而观,仅见天而不见岸,是何启事,皆因身短目矮,不能极望其全,若能腾空于上,俯观天下,必定知这无边之水,不过大江之寸,不敷挂齿,但是若此船度过此岸,再由此岸返北,耽搁数月,恐当时鹰头帐已由江湖门派建议争端,据小弟所知,武林当中,有联盟之谊,同气连枝,一方有难,八方互助,想必到当时,鹰头帐所面之危,乃牵一发而动满身,全部江湖,危及大顺天下,江山社稷,变于瞬息,到当时候,你我可否于本日这么闲情悠渡,恐怕不能,对岸当是你我初志所向,但实无存亡之岸!魏兄……三思,小弟有些过激了,还请包涵!”
曲安待魏川落座,方自坐下,笑问道:“恕小弟直言,魏兄当然江湖中人?”
魏川微浅笑道:“诸位盛请,原不该辞,只是光阴所限,不能轻船摇渡了,深表歉意,待蹉跎而回,定谢诸位鼎情。”
这时赵洛儿与徒众已连续着地,此处有船夫在,以是每个弟子都尊报了一声“师父”,以示尊微。
墨客闻言一愕,冷冷一笑道:“本来如此!”说着将茶水一饮而尽,朗声道:“既然如此,小弟再如何说,魏兄也是不信,但小弟毫不登此岸,免得今后生灵涂炭,悲余生,苟残年。”说着脱下外套,扒着窗子就往外跳。
魏川一想,此时无事,因而应下。
“哈哈,我等知这几日魏掌门要率高足渡江赴蹉跎,已在此恭候数日,终不失尊驾光临,魏掌门若不嫌弃,赏光上船,由小的们儿渡魏掌门过分登岸,以表心往已久而不得侠踪的敬意。”一壮小伙上前躬身礼道。
元林惠天然与魏川同船而渡,其他另有两名女弟子,陪侍赵洛儿摆布。船上另有两名一老一少船手,正在忙活着起扬帆起航,谁知远远听得山道上有人喊:“船家,且慢,船家,我要过江!”
魏川竟不知这小小墨客,故意系万民的胸怀,寂然起敬,但是俄然想到赵洛儿所言,这墨客如何官道不走,竟要舍近求远,偏西南下呢,看来还得问出个启事来,因而道:“这……并非魏某不肯意,只是船渡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