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听到儿媳连白马寺的签文都拿出来讲了,不得不正视起来,只是,要让甄府目前最有前程的孙儿去娶一个商户家的女子,她还是不乐意。当年四儿学问不如他三哥,几次不中,也相不到个好人家,当时她就是看中喻家的财势,才会点头让喻家的女儿嫁进府,这嫁妆确切很多,可也没她甚么好处。现在再让她点头承诺娶一个喻家的女儿做孙媳妇,她打从心底是不肯意的。
回汀香院的路上,喻大太太还对着四太太感慨道:“老太太看起来变了挺多呀。四妹算是熬出来了。”
喻大太太拍了拍四太太的手,“只要你过得好,我们就放心了,想当年你跟着甄家分开都城时,母亲是多么想把你留下呀,若不是怕你家老太爷刚强,只怕都要开这个口了。不过,在这里也不错,不像都城,这几年可真是提心吊胆的过日子,恐怕一不谨慎睡熟后府里就进了陌生人。”
“明哥儿是你儿子,这儿子的毕生大事被担搁了自是你这个做母亲的任务,但也不能是以就随随便便找小我来配,我们甄府如何说是一个书香世家,世代明净的,这媳妇人选可草率不得。便何况明哥儿前程不成限,这六奶奶的人选更是要慎重,不是随随便便的身份都能够的。”
“就算是要找一个岳家远一点的媳妇,也不消到都城去找吧,隔这么远今后多费事呀。再说本年明哥儿就要插手会试了,是不是等会试以后再见商这个事情?”
“婉儿这话也有理,这珍娘也只是我看中了罢了,还没跟我大嫂说呢,母亲你内心有个数就行了,可千万别说去,免得珍姐儿难做。”
甄婉怡也瞪大眼睛看向四太太,连甄文怡使过来的眼色都没看到。
喻家的费事是甚么别人都不晓得,只是暗自推断。而在喻大太太和四太太关在房内细谈了半天的后,四太太眉头便紧皱了起来,人也开端变得焦炙,这类环境一向持续到大年月朔的早上,甄家男人都去祭祖,长康院只要甄家的几个女眷时,四太太开口了。
老太太对此极感兴趣,听了这话忙坐直了身材,“哦,老四媳妇但是有人选了?”
四太太笑容稳定,“母亲,再等下去可不晓得要比及何时了,再说客岁明哥儿乡试只得第十名,如果本年会试不中那如何办,难不成不中进士就不立室了。再过几个月明哥儿可就要加冠了,他这个春秋还没说亲可真未几了,您没看贾大夫人见天的见客吗,还不是被贾四爷给愁的。现在清河城稍稍驰名声的姐儿不都跑贾府热烈去了,就是张家舅母她们跑起来也勤奋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