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史鉴[第3页/共3页]

附和刘桐上疏的天然道“没有疑义”,不同意的便不吭声。

泰昌帝嘴角缓缓翘起。

科举制这个试水之作,固然引发了贵族们的不满,但到底并没有反弹得过分短长。

而刘桐的最后这话,是明白地在与舍不得贵族权益被朋分的各位臣子们翻开天窗说亮话了。

泰昌帝撩起冠冕上的垂珠,闻言道:“诸位大臣对此可另有疑义?”

附和刘桐建议的,占了五成。仍旧不附和的,有四成。剩下一成保持中立。

可刘桐的这一道上疏,却无疑是在应战贵族们的底线了。

这还不算完,皇上还让其他五部也一样拟一个详细计划,半个月内交由他核阅。

刘桐道:“贵族后辈单读了兵法,就能行军兵戈,练兵待战了吗?怕是也得进了虎帐历练一番,才气在演武场上行军布阵吧。既如此,为何贵族后辈能够,豪门后辈就不可了呢?不过是贵族后辈的出身,必定了他们比豪门后辈要多些资本来源罢了。可真要提及来,上阵杀敌的事儿,怕是冲在最前头的兵卒更有说话的权力吧。若没有这些小兵小卒,如何组得成一支军队?”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