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晓又回身问台下诸人道:“疼吗?”
公然,见年青一辈无人敢出来应对,某位书院教习或者山长、院训之类的老者站了起来,开口问道:“封氏家学,自成一体,本日得见,三生之幸,老朽有一困难,非为就教,只是说出来与封家后辈切磋一二。”
书院一派又一人被封晓说走,都面面相觑,半晌以火线有一人站了起来,开口问道:“封小公爷本日之言,他日定当歌颂,封氏一脉可谓我大明基柱。鄙人有一题目,可否请小公爷代为解惑?”不等封晓接话,便自顾自的道:“天无目,何可视天下?天无足,何可行万里?天无首,何可知万物?天无口,何可言天道?还请小公爷教我。”说完又坐回人群当中,藏匿于众生之间。
罗鑫开端见封晓拿着灯杆走来,吓了一跳,还觉得封晓打人打上了瘾,刚才不过一巴掌,此次难不成要拿灯杆打人了吗?却不想那封晓仅仅是将灯杆交来,罗鑫不明就里的接过灯杆,利诱的看着封晓。
书院之人此时已尽是悲观沮丧之感,之前世人非难,竟然成绩了封晓之名,这和世人之想相去甚远。没体例,到了这个时候,更要有人站出来,只要有一个题目难住了封晓,便多少能够处理本日难堪。
台上的封晓也不焦急,接着等着别人发问,公然,见那人分开,又有一人起家问道:“封三生!好利的一张嘴,我且问你,前时听闻,你在长江之上阐述侠之一字,多加赞叹,可不知,自古以来,侠以武犯禁之说吗?”
还未等封晓如前人般出题下台,台下又站起一人,拱手问道:“余乃茅山罗鑫,敢问小公爷,鄙人有一题,小公爷可愿指教?”
罗鑫依言施为,那灯杆一头有个琉璃灯罩,虽不甚大,却也有些分量,要想平托起来,罗鑫还是费了些皱着,摆布均衡,终究找到重心,将灯杆平托于胸前。
封晓却撇了撇嘴道:“本日此时,我与你一儒生在此会商战阵之事,便是赢了你,也不过是纸上谈兵,学那赵括之流罢了。我虽鄙人,却不肖为之。你如当真要问,他日咱二人可各提一哨人马,对峙疆场,到时你的题目自会有个分晓。”说完,嘴角暴露一丝戏谑的笑容,接着道:“然我秉承无双至公爵位,兼领锦衣卫左提督之职,你如要与我对峙疆场,却不知你是要提兵造反谋逆呢,还是要背弃祖宗,投敌卖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