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悲欢一线隔6[第1页/共2页]

送往帝都的奏折很快便批下来了,天子允风王所请,因而久罗山南面拔地而起修建了一座城池,而后又迁万户畴昔,此城便为丹城,及至后代公然起到护边守疆之用。

及至后代,风氏王族将浅碧山别院又作添建,这浅碧山便成历代王族疗养之行宫。

徐史一番长论后,却见风王只是怔坐不语,倒有些费解,他垂首再道:“臣若言语冲撞风王,还请风王恕罪。臣为青州的百姓请命,请风王体恤百姓之艰巨,一粟一兵,皆为百姓之命。何况挞伐山尤,乃是对外用兵,须得请旨于陛下,即算陛下允旨,朝中亦少不得‘君逾臣伐’之论。”

[注○7]杜甫《前出塞九首》

听得最后一句,风独影一惊,思及了帝都的那些弹劾。固然,现在确切不宜出兵山尤,不管是朝局还是她本身……冷静叹一声,她道:“本王允你所谏。”

[注○4]杜甫《老迈别》

“风王现在是青州之主,一州百姓皆瞻仰于风王,百姓所求者莫过于衣食丰足,一家安然。而战事一起,必定是要征粮征兵。征粮,即从百姓口中夺食;征兵,疆场刀剑无眼,必令百姓痛失亲人。此皆非王者之德也。”徐史慷但是道。

而一旁服侍着的内侍早是上前接过徐史手中的手札,然后走至王座前呈给她。

[注○2]杜甫《梦李白二首》

[注○3]杜甫《哀江头》

[注○8]杜甫《新婚别》

“是。”徐史垂首应道。

七州国相里,徐史是最年青的一名,现年三十六岁,为人端方慎重,很有君子之仪。

“臣辞职。”

“不敢。”徐史不敢真让她相扶,忙自起家。

“国相何事求见?”风独影看着阶下的臣子问道。

[注○5]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臣本日来,是为劝谏风王勿要出兵挞伐山尤。”徐史抬首望着风独影道。

风独影移步走回王座,“国相便替本王上书奏请陛下,于久罗山南面设置边城。既然此城对着碧涯海,有道是‘碧血赤忱化忠魂’,它保护的是我大东的边陲,便叫‘丹城’吧。”

久遥走后的第二日,风独影于含辰殿措置政事时,内侍来报,国相徐史求见。

不一会儿,徐史便到了,“臣徐史拜见风王。”

“王与将,各司其职,而本王则要弃将为王,如此论调……”风独影微顿,然后淡笑点头,“虽是新奇却也有理。”

闻得如此诚言,徐史心头震惊,可面上却力持安静,躬身垂首道:“臣能帮手风王,乃是臣之幸。”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