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刘瑾的目地,却不但是对于一个郑旺,等张太后坐好以后,他又出声说道:“既然郑旺已经判正法刑,那么老臣却想说说,之前陛下的中旨、太后娘娘的懿旨都下发到了安王的手上,着令他剿除庇护郑旺的风月帮。
“这就不必了!”正德天子对安王的观感倒是不错,先帝活着时,曾多次召见安王,并模糊有把正德天子拜托给安王照顾的意义。
本身只要以朝廷的名义,逼迫安王交出郑旺,如果他交出,天然就失了锐气,不敷为患。
目睹得正德天子也都点头了,这郑旺妖言一事,也就以他被判正法刑而告一段落。
只是像安王、李东阳如许的贵戚大臣,却不能随便罗织,而必须能有真材实料。
目睹得朝堂一片附和,张太后也是笑容逐开,点了点头,回顾看向正德天子,说道:“陛下,诸位臣工皆言郑旺该杀,陛下之前也是下过了中旨,这事,哀家看就这么定了吧!”
郑旺的罪名一旦确实失实,那么包庇他的安王,必然也会遭到连累。
本来以他刚烈的脾气,会当场戳穿此事,可念及这事牵涉着大明皇家的威仪,他也是只得以先帝的遗旨来庇护郑旺。
当下她问道:“如若安王不肯进京呢?”
其二倒是老臣为了调查清楚安王的意向,早就命人前去刺探,日前就宁夏镇守寺人李增回报,说是安王企图不轨,图谋造反,乃至为了能够胜利,他还勾搭了很多其他的权势!”
这也就是他节制三厂一卫的好处,只要他说谁有罪名,不怕三厂一卫不能罗织出来。
“该杀!”但是正德天子固然游移,他一旁的刘瑾倒是反应极快,直接说道,“遵循大明律,这妖言惑众,辟谣肇事的人,理应是判处重刑,何况这郑旺妖言的工具,又是大明皇室,实是该千刀万剐,方能停歇民怨!”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这句话,杨大学士听过没有?”张太后倒是厉声喝问道。
这也是李东阳想做的,毕竟李东阳与子龙见过以后,对子龙印象极好,很想为子龙保下他的外公。只是李东阳身为首辅,为众官榜样,却不能轻动。
毕竟郑旺不过一介布衣,又有先帝定案,翻不起太大的风波。
是以要说安王谋反,正德天子却也不信。可现在李增身为镇守寺人,已经如是汇报了,再加上安王确切行动诡秘,身为天子,正德也不得失慎重对待。
如许一来激得安王不得不起事,二来就是能使得郑旺再也没法开口,不能再搅乱他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