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听了想,以秋桐面貌,固然受了私刑,脸上不免带出些青紫陈迹,但根柢毕竟不错,又是大师子经验过的,进退也不是不知得,身价低了一百两也亏。再说秋桐毕竟是赦大老爷送来的,卖了人,免不得用这主身价银子买些说得畴昔的礼品送给赦大老爷,回了这小我情。
服侍贾老爷时,秋桐为了固宠,就专在房中之事上用心机,现在一招一式地对着新夫搬演出来,倒也让那商客大为喜好,对她非常宠嬖了一阵。给她的衣食供奉,也算很有可观。可惜好景不长,不过几个月,被夜夜欢乐淘空了身子的商客就传染了时疫,沉痾不起,不久竟尔撇下秋桐一命呜呼。
又暗忖秋桐虽是可爱,但总算服侍过老爷,如果卖到忒卑贱的去处,万一传到老爷耳中,怕是本身也落个刻毒的名声。这个主顾听着倒还过得去,是良家又不象是要朝打暮骂的,贾家就是卖了人,也说不得是苛酷了。罢了,就算让这贱人沾了便宜吧!因而太太也就念几句佛点了头,让人牙子领人来相看。
不过虽是太太卖的告急,大富的金主难找,可也算秋桐运气尚好,一说贾府里卖房里的大丫头,人牙子便道,这里恰就有个急要买妾的人选,家道倒也说得畴昔,是个在都城行商的中年商客,发卖布匹多年,也略挣得些身家。只是离乡既远,虽有几个主子,可榻冷被寒的孤单却也难忍,正探听着想要求娶个面貌好,知礼数端方的年青女子做二房呢,就是被之前主家收用过的,也无妨,百两高低银子的身价人家是乐意出的。他这边又没有原配跟着,去了他家的女人,定然是好吃好喝好恩爱的。做成这段人缘,可不是贾府的功德?
贾府要卖人,但是个多年不见的奇怪事。实在如果太太不急的话,只要渐渐让人放出口风去,不过量等得三四日,想要买秋桐的人家定然很多。
这年初,富人买妾也是有讲究的,在重宦途轻经商的封建传统深切民气,大家跪舔官老爷的大环境下,那些腰包里有了几个钱的发作户贩子土豪,恋慕的就是世家的贵族权位,自产业不了官享用不了封建特权,能买几个大官儿具有过的女人尝尝味道,也算是过过享用的瘾了。
再说贾府这边,顾姨娘的身子没了妖法做怪,不几日就规复了普通,她传闻秋桐因害她而被卖的事,也是后怕了半天,真是一不留意,小命如何丢的都不晓得啊!这秋桐公然不愧是原著中能架空的尤二姐他杀的宅斗狠人。还好还好,人现在也出了府,传闻嫁了个有钱贩子做二房,要祸害也是去霍霍别人了。本身眼不见心不烦,今后也少了个抢老爷的敌手,倒是因祸得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