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相的考虑也不能说不对,国度大事不是意气之争,更不能够鲁莽行事。但是……也不能只顾好处不顾大义,刚才你说的前朝的仇跟新朝没干系,这类话我们内阁暗里内里说说没干系,如果传出去了多伤民气?上党侯,我这不是呵责你,你也是为国办事,只是解缆点不一样。”丞相再度摆了摆手,表示周学智不要为本身辩白,“但是你是商相,我是丞相,我不能完整从贸易好处解缆来考虑题目,起码不能让天下人感觉我们要这么做。现在天下的情势你也晓得,大明已经亡了,大汉已经坐定了天下,但是这才几年,民气还没有适应过来,他们老感觉大汉的皇上和内阁不伦不类。你想想,如果我们打出一个为中原子民报仇雪耻的灯号去打了西班牙人,这对民气来讲是多大的鼓励?当时候他们就会感觉,我们这个朝廷才是真为中原万民着想的朝廷!”
“我们不是已经在打日本吗?只要把日本打下来了,也不会求着西班牙人,他们断绝几年贸易,我们就从日本人那边找补。”这下不是孔璋答复了,竟然是丞相直接说。
“兵戈有赚到的也有亏蚀的,如果是倾天下之力四周攻伐,那天然是亏蚀的。但是如果每次都只是量力而行,只是适本地派出武力并且能够获得充足赔偿的话,那就是赚的。商相既然是做贸易的,那天然也晓得,亏蚀的买卖宁肯一桩不做,能赚的买卖恨不得从早做到晚吧?”丞相可贵地跟商相开了个打趣,明显表情是甚好,“打日本,就是赚的买卖,只要能把他们的金银挖出来,这么点军费都不算甚么。打西班牙……如果做得好的话,也是赚的,我可传闻,西班牙人在吕宋有很多储藏的白银,另有大量的莳植园,这可都是财产啊,大能够满足朝廷所需。”
……
春秋战国期间各国确切是分分合合交战不休,齐楚,秦楚以及三晋就多次战役又多次交兵,这些掌故,饱读诗书的丞相称然非常清楚。“你的意义是,欧洲诸国也如同春秋战国一样,兵戈归兵戈,但是不记仇,我们纵使和他们为敌,他们也不至于不死不休,反而会很轻易谈和?”
也就是说,打完了日本,就顿时转过来和西班牙人脱手吗?
“无妨,日本空有海疆,却没有水兵,对于他们那些破铜烂铁也不至于让水兵就无处再变更力量了,只要把陆军运上日本,大部分的战舰便能够再调走了。”丞相摇了点头,“再说了,荷兰人现在也只是和我们来相同罢了,又不是叫我们现在就出战,时候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