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道:“李贤侄这般侠义心肠,师父也是多番赞叹的。师父对武林盟主之事大是推让,他曾盟主之位由我来做,将副盟主让了李贤侄,也可将他留下,也是一大助力。我心下也多番考虑,感觉师父所言非常有事理,便应了下来。”
李长青倒是心中不肯,他道:“鄙人倒是一贯闲云野鹤惯了”。他略一考虑,便又道:“但郭大侠与黄帮主今后如有所需,鄙人定然拼尽尽力也要办到。”
郭靖道:“李贤侄这般少年豪杰,若非因过儿,将芙儿许了他也是不错。”
李长青神采不便,缓缓道:“我本应略尽微薄之力,但却久居山野,只顾一心修行。对于行军兵戈之事,不敢妄言,实在是不堪这副盟主之位的”。
李长青点了点头,道:“蒙古之事,鄙人也略知一二”。
李长青猛地一饮而尽,心中却有些欣然。他目光打量之下,不由有些失落。他逼迫本身转过目光,盯着身前酒壶,他一杯接一杯地饮了起来。
李长青道:“郭大侠身为武林盟主,号令一起,天下之人自是云集呼应,何愁大事不兴?”
襄阳城内,郭府当中,客堂里几人推杯换盏,相谈甚欢。≥ ≦主位之上,坐着坐着一男一女。男的一张方字脸,举止间很有严肃之气。女子约三十岁,一身紫色绸装,端庄娟秀,娇俏美艳。恰是郭靖黄蓉二人。郭靖之侧,是个二十余岁的青衣之人,型貌停止,不像习武之人,倒似个文弱墨客。那青衣之人劈面,倒是一个淡绿衣衫的少女。
李长青道:“没甚么,碰到伤害时,捏碎了它,我自会快赶到的。”
李长青道:“守御之事,乃是那吕文焕之责,郭大侠大可他商讨。”
郭靖道:“那李莫愁作歹多端,就这么放过了她?”黄蓉道:“她被李贤侄封了功力,想来会收敛了罢。”
郭靖端起酒杯,道:“你年纪不大,又与过儿兄弟相称,我便托大,叫你一声李贤侄了。”他道:“李贤侄请了。”李长青略施一礼,道:“不敢”,说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黄蓉道:“家国大事,我还是分得清的。靖哥哥你刚任武林盟主,恰是事情繁忙之时。”
郭靖道:“话是不错,但习武之人大多是鱼龙稠浊,各自为战,怎能有高文为?但现在兵马紧缺,恪守一城已经是不易了。”
郭芙脸上掠上一成红晕,低声道:“那你还会归去吗?”
黄蓉道:“这李贤侄来源奥秘,我们对他不甚体味,如何能将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