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治大国,若烹小鲜。
何谓宠辱若惊。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品德经」:第十七章
是以贤人抱一为天下式。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道,善贷且成。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整天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九章
有国之母,能够悠长﹔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挫其锐,解其纷。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揣而锐之,不生长保。
师之所处,波折生焉。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不成得而利,不成得而害﹔
公乃全,全乃天,
爱国治民,能有为乎。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三章
无执,故无失。
大象无形﹔
故处置于道者,同于道﹔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
善建者不拔,
老子:「品德经」:第六章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五章
吉事尚左,丧事尚右。
故有之觉得利,无之觉得用。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为上。
人之迷,其日固久。
贤人常偶然,以百姓心为心。
诚全而归之。
天下有始,觉得天下母。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周行而不殆,可觉得六合母。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祸莫大于不满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整天。
善结无绳约而不成解。
道常有为而无不为。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七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老子:「品德经」:第十二章
其次,畏之﹔
老子:「品德经」:第十八章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人多利器,国度滋昏﹔
善之与恶,相去如何。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地无以宁,将恐废﹔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七章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
致虚极,守静笃。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杀人之众,以哀思泣之,克服以丧礼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