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负手立于门前,怔怔地望着琴台的方向,眼中空无一物,只追着台上焚香的鼎炉顶上袅袅散入夜雾中的烟气,阶边有守夜的弟子半倚半坐地打着盹。漫散的思路就像那烟,飞如游絮,聚不做一处。
檐下垂了晶莹的冰棱,栈道以外是轻浮的云霭,他探手入内,忽而鼓起,顺手运了百花拂穴手的几式,公然只见指端云雪纷繁遁藏,浑然不沾,不由心中大乐,口中答道:“一时起意便来了,健忘多做筹办,倒是劳烦你们。”
时候转至元和八年的仲春夜,他悠悠醒转,再细心翻检影象,昔日信笺尘封好久,墨痕宛然——而他惊觉同那纯阳道子陆浮黎的交集,再如何算来也不过天宝十三年,华岳纯阳宫那八个月的借居共处,连同归谷后两年半的手札来往。很快地,他就在生射中消逝了陈迹,再无消息。而他俄然想起,陆浮黎实在从未与本身明言过师承,说是玉虚门下,不过从他衣衫纹饰当中推得的成果罢了。而他自称的浮黎二字,并非常人俗家名姓会用的字眼,却也对不上纯阳弟子所论的行辈,奇特得很。
他便笑了下,收回击,顺而整了整衣冠,听得陆浮黎回身之际悄悄一声喟叹:“原是这般,公然。”他微觉惊奇地看畴昔,入目还是只是纯阳道子惯常冷肃的脸,没有甚么神采地看着栈外浮云,并不知是在说与谁听地接着道:“东海蓬莱,碧游一脉道统,竟而在此。”
三清殿后是纯阳弟子入门之前洗却俗尘所用的一方寒池,这间殿中另有同心锁之类供香客祈福,香火鼎盛,江湖中声花样堂的道门剑宗如此之接地气,他一个外人瞧着也感觉很成心机。陆浮黎仿佛有些难堪,又因为刚巧路子,便略先容了两句——平日里这小羽士实在颇寡言少语,厥后数月中他非常奇特过纯阳宫为何会遣这么小我来接迎客人——陆浮黎望着这寒池,俄然没有首尾地说了一句:“我在此处待了十七载,却未曾想……”他过来一眼,抿住唇不再往下说。
到行至栈道之上,终究算是有了避雪之所,他松得一口气,只觉发间融下的雪水都将近结成了冰,好不狼狈。深雪京畿山中的这一番清寒彻骨,非常让在万花谷的四时如春中长大的人吃了一个上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