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促》
因而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主顾。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瘦子,走畴昔天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瞥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戴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盘跚地走到铁道边,渐渐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但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轻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尽力的模样。这时我瞥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从速拭干了泪,怕他瞥见,也怕别人瞥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本身渐渐趴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从速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因而扑扑衣上的泥土,内心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甚瞥见我,说,“出来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交常常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出去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雨是最平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衬托出一片温馨而战役的夜。在乡间,巷子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渐渐走着的人,地里另有事情的农夫,披着所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少疏的,在雨里寂静着。
俄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仿佛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能够约略晓得。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划子,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消说很多,另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烈的季候,也是一个风骚的季候。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我不晓得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垂垂空虚了。在冷静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象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候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由头涔涔而泪潸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