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国,下有苏杭,也难怪能孕育出如此钟灵毓秀的女子……记得之前关于黛玉与宝钗的说法是各式百般的,莫衷一词……私底下觉得张莉扮演的薛宝钗表面夺人眼球,但是在书上,曹公笔下的黛玉明显是无人能及其锋芒的,如果非要有那么一人,或许就是妙玉吧,毫不是薛宝钗……但是陈晓旭的扮相也是绝美的,如同《霸王别姬》里张国荣扮演的程蝶衣,你能分得清到底他是程蝶衣还是虞姬吗?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只感觉微红的眼眸,竟让人有种要落泪的感受,试想,除了她,另有谁能将黛玉扮演如此境地?
无端寻愁觅恨,偶然似傻如狂。终然生得好皮郛,腹内原是草泽。得志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动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李之仪的《卜算子》写到: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情几时休,此恨何时已?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那江水碧荡,只让我想起这首传唱千年的诗词……贾雨村船头吟咏: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帘内待时飞……先人无数解释,此中一说是宝玉被押狱中,宝钗下嫁贾雨村(贾雨村表字时飞),我对于《红楼梦》不过是兴趣使然,体味谈不上,解读更是匡论了,只不过看了诸家解释,最后却不过一笑了之……张爱玲说人生三大憾事: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骨,三恨红楼梦未完……最后这一恨,不知引发了多少人的共鸣呐!
附:《西江月》两首:
护官符中道: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回家后问爷爷,到底是谁?成果爷爷奉告我答案,我犹在抵赖,即便是薛宝钗,但是薛宝钗也是贾宝玉的mm……厥后才晓得宝钗大了一些,而当初我的设法就是林黛玉……但是不管她俩谁,都是必错的,“薛”字与“黛“字,貌似当时都很陌生。直到厥后买了第一本《红楼梦》,盗版的,丧失了很多的内容,密密麻麻的笔墨堆积在书上,倒也让我开端了对于这本书最后的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