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章 危如累卵[第1页/共4页]

“服从!”侍从见礼拜别。

一时之间,这四人竟对刘牢之悄悄生出了指责!

好半天,刘穆之闭上了嘴巴,刘裕再次问道:“辅国将军临行前以京口拜托刘某,刘某自当耽精竭虑,叨教先生可有破贼良策?”

刘毅接过来道:“从吴郡传来的动静看,孙恩破了禁军以后,并未回返会稽,也没有在吴郡露面,而是连带船只不知所踪,他莫非见好就收,回返海岛以禁军兵仗操演士卒,来岁再来?”

刘穆之约四旬摆布的年纪,面庞清矍,颌下三缕长须,身着粗布麻衣,倒也有几分隐士风采,刘裕不敢骄易,回了一礼,问道:“先生可知我等所议何事?又如何解刘某迷惑?”

“这....”四小我面面相觎!

刘裕的心脏顿时猛的一抽,心头一刹时豁然开畅,不由目泛奇光打量起了刘穆之,刘穆之则是一副安闲不迫的模样,过了半晌,刘裕才问道:“先生可否细说?”

诸葛长民却冷哼一声:“背山傍水下寨本是无妨,可赶上飓风,山川下泄,河水上涨,将自处绝境当中,为将者岂能不识天相?何况孙恩乃逃亡之徒,岂会束手待毙?要换成老子,老子也会冒险过江,搏他娘的一搏,照老子看,谢琰是自已找死,怨不得别人!”

但他们都以为,孙恩毫不但止于打道回府那么简朴,自古以来,勇于谋反反叛者无一不是凶悍之徒,如许的人在全歼禁军、士气正旺的环境下,如何能够见好就收?更何况北府主力远鄙人邳,禁军被歼朝庭空虚,只要避开卫风便能够了,孙恩怎会放过这大好机遇?

诸葛长民也不在乎孟昶的指责,嘿嘿笑道:“那姓卫的与孙恩相距十里不到,又与谢琰老匹夫隔江立寨,他岂会不知?此人夺目细心,果断大胆,说不到是他用心放孙恩过江!呵呵~~不过也没来由,除非他与孙恩勾搭,算了,我们瞎操甚么心,两三天后,会稽的动静传回,当可肯定孙恩行迹。”

正如刘裕指出,有因必有果,刘牢之袖手旁观,却使得自已的大本营堕入险境!

刘穆之伸手向东南边向一指:“孙恩必趁京口空虚,走海路直奔而来,为京口数十万军民安危,民冒昧求见,请将军速作防备!”

同时,周边晋陵、广陵、东莞兵亦未几,这三地即便故意,也心不足而力不敷啊,退一步说,就算仗义来援,能供应的兵力也不会超越五千,而他们本身将极度空虚,若被孙恩探得真假,或会分兵剿袭,一样能够挟本地百姓为人质,逼迫辅国将军攻打建康,以是说,情势已危如累卵,北府军的将来全赖几位将军了!”说着,深深一躬,满脸的情真意切!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