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八章 劝说刘毅[第1页/共4页]

檀道济恨恨道:“都是刘毅与诸葛长民那两个鼠目寸光之辈,大敌当前,不思连合,反而分裂夺权,不然,我北府军即使势弱,又何惧明军?”

“哦?”刘毅动容道:“不错,仅凭刘藩难以守住豫州,那毅随即修书一封,着他把谯让给太尉驻守,另请转告太尉,他既存有搏命一搏之心,毅陪着他便是,在我北府军未能摆脱危急之前,愿以太尉马首是瞻!”

沈林子接过檀道济的话头,摆摆手道:“抱怨又有何用?那姓卫的既然称了明王,将军,您不如也称王吧,干脆废了天子,自主一国,也便于集合力量与那姓卫的周旋,他虽断言关中大乱,可究竟如何谁又晓得?说不定姚兴、拓跋烈与刘勃勃看破了他的狡计,联络一心不产活泼乱呢?”

刘穆之面色一冷,接着道:“特别是你,别人能降,你降不得,你若降,须自去卫将号角,这卫将军牵涉颇深,你当时既然接下,就答允担结果,你若受明王挟迫去卫将号角,当沦为千古笑料,你的子孙后代也将以此为耻!

“将军不成!”谢晦赶紧劝止道:“倘若刘毅把您拿下作为出首明王之功又该如何?非常时候,您不成轻身犯险!”

刘穆之淡淡道:“将军何许样人,希乐把稳知肚名,将军原有亲来劝说的筹算,是穆之与众将不让,毕竟将军身系北府军安危,岂能轻身犯险?”

刘穆之向下一指:“希乐,你看这大江,滚滚东向千百万年,人的平生与之比拟,不过沧海一粟罢了,但人何故能长存人间?乃是精力与时令,如果因敌势大便降之,当初为何要反桓玄?我北府军又为何要与苻坚八十二万雄师相抗?”

刘穆之冷冷一笑:“自古以来,祸不在外而在于内,明王对我北府诸将顾忌颇深,岂会容你领军?而胡将分歧,一来心机简朴,臣服于强者,二来国度都被幻灭,不断念塌地为明王效命还能如何?

刘毅心神微震,却还是强作面色稳定道:“明王收了胡骑,仍然由胡将领军,僻如那贺兰部贺护,俚人冼恩卓,又何故见得非掳毅之军权不成?”

可惜的是,目前豫州刺史为刘毅亲弟刘藩,刘藩力量有限,又不与将军您一条心,独立抵挡明军必定不支,而将军主力若开入豫州,恐怕会惹来曲解啊!”

其次,明王挑了然将攻打大江以北,依本将所见,毫不是虚言,而江北的防中之重是豫州,若寿春、谯堕入明军之手,历阳、广陵、下邳都有能够顺次沦陷,介时,他再由河北出兵,两面夹攻,青兖危矣,不知诸位有何良策破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