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把乐文三人画的栩栩如生,画上的几人,有种呼之欲出之感,的确神乎其技,让乐文看到唐伯虎给他画的肖像画后,大有照镜子普通的感受。
让乐文不由赞叹,这幅《吹箫图》里的侍女,如同真人吹箫普通,的确妙不成言。
曾嘲笑李端端“傍晚不语不知行,鼻似烟窗耳似铛。独把象牙梳插鬓,昆仑山上月初生。”李端端见诗后“忧心如病”,就向崔涯膜拜,“伏望哀之”!
“唐兄妙手丹青,公然名不虚传,只是小弟还想赏识下唐兄的藏画,不知可否?”乐文收起唐伯虎给他画的画像,然后有些等候的问道。
“此画是愚兄当年在科举会试泄题案后,得志之作,哎……”唐伯虎看到这幅画,又想到了当时的景象,不由悄悄叹了口气。
唐伯虎缓缓的收起这幅《桐阴清梦图》后,然后又翻开一副《李端端图》。
唐寅即据此创意,将李氏向崔生讨情窜改成当场评理的画面,突显“黑妓”的聪明和胆略:她娇小端丽,傲然玉立于崔家客堂,脸部神采安闲风雅,又稍露不安和等候,手持白牡丹,据理巧辩。
“乐贤弟,今早收成颇丰,我们这就归去吧。”唐伯虎看了看木桶里的六条中华鲟,抚了抚髯毛,点点头笑道。
李端端肤色稍黑,然美艳过人,世称“黑妓”,今成流光溢彩白牡丹。
“唐兄公然是风雅之人,画中尽显风骚之意,让小弟非常佩服。”
“也好,小弟还正想请唐兄为小弟几人画像呢。”
此图用水墨白描伎俩,画梧桐一株,桐荫如盖,桐荫坡石处一人抬头闭目,坐於交椅之上,神情活泼天然。构图简练,用笔洗练,气势萧洒,韵致清逸,是唐寅白描人物画佳作。
点明图中持白牡丹者即扬州名妓李端端,墨客乃是唐朝墨客、久居扬州的崔涯,唐寅即以他俩间的故事来立意作画的。
右边的是来客,手持一朵白牡丹的蜜斯,姿势高雅,楚楚动听,身后是侍从侍女。四女围着仆人,好像众星捧月似地衬托出仆人的首要和职位。
崔涯静气安坐,凝神聆听,内心佩服之情溢于端倪间,手按卷纸正拟写或已作的新诗。
桃花河边,坐在石凳上垂钓的两人,称兄道弟有说有笑的聊着,倒是把本来在春秋上的隔阂消减了很多。
接着唐伯虎收起这幅《吹箫图》,然后又展开一副《桐阴清梦图》。
背景是山川大屏风,上方题诗:“善和坊里李端端,信是能行白牡丹。谁信扬州金满市,胭脂价到属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