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盯着灶上升起的袅袅雾气,点了点头:“想要拿下春溪坡的茶叶,必然会获咎曾记茶行的。”
韩致远一边有节拍地搅拌着蛋液,一边冷哼道:“完整不给人活路了,民气不敷蛇吞象。”
他说着,又将竹篓翻开,从内里摸索半晌,拿出一个江宁眼熟的油纸包来,谨慎翼翼地翻开,道:“你们看,这都是我们村里最好的茶叶,与那日给你们的新茶一模一样,都是上好的明前毛尖,往年的茶都没有这么好。”
江宁看着他把一碗槐花蛋液搅得风生水起,另有很多都从碗沿渗了出来,立即勒令他停动手里的行动,把人赶去灶间烧火了。
翁林想了想,犹疑着算道:“村庄里有三百多亩茶山,如果按往年一亩茶树产一百二十升茶叶来算,本年逢春旱,茶叶只要客岁一半那么多,大抵有……”
“多谢二位,”翁林抹了一把脸,踌躇了半晌,才低声道:“想来二位也晓得,我家里是茶农,本年开春春旱,茶叶的收成不太好。”
十几岁的少年哭声中带着哑忍的委曲,另有死死的压抑,仿佛一向以来支撑着他的那一份信心被摧垮了似的,他半垂着头,脊背微微颤抖着,手指紧紧地抠住粗瓷茶碗的边沿,眼泪一滴一滴落在清澈的茶水中,溅起小小的波纹。
他掰了掰手指,数了半天,最后还是江宁接口道:“大抵有一百八十石高低的茶叶。”作为一个当代人,乘法口诀的确就像开了挂一样的存在啊!
或许是因为他的笑容非常有害,翁林倒是也没有之前那么严峻了,他怔了一下,才有些笨手笨脚地接过茶碗,内疚地开口道:“多、多谢。”
“啊?”那少年抬开端来,公然是翁林,他看了看两人,神采一下就愣住了。
翁林听了,公然放下心来,三人又筹议半晌,以五日为限,翁林归去与乡亲们商讨此事,如果能成,便过来报个信。
因而江宁与韩致远持续处理晚餐题目,韩致远渐渐地搅动碗里的鸡蛋和槐花,一边自言自语道:“这算不算是打盹恰好来了枕头?”
他在锅上放了一块儿竹篾编的笼屉,又在上面铺了块纱布,把槐花面倒出来,盖上锅,这才渐渐地算道:“我们这回卖粮一共赚了四百四十两,撤除本钱,有四百零四两的纯利润,买下一百八十石的茶叶倒不是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