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当中一个大汉道:“哎,当初林少爷可把我们都乱来了好两年,道上早驰名声,就算现在成了林女人,也没多大干系。”说话的恰是现在在问剑阁茶园里安生的豹天王马廉。房通宝嘿嘿一笑,道:“马兄说得在理,豪杰莫问出处。”
只见姚局主面露几分难堪地笑了笑:“唉,早晓得我就不来了。”
东方麟甚觉消受不得,勉强笑道:“当不得。我现在已是不肖之人,不敢自称东方家人,诸位还是称我林东方罢。”
阁楼内里的一方空位上已为大会收场安设了各门各派首坐们的椅子。大一些的流派有三到五个坐位不等,小一些的便只要门主的坐位,南北间杂,大小瓜代,靠近的连在一起,有仇的尽量隔得远些,实在花了很多工夫安排。最显眼的莫过于东西两侧最上首的一排交椅,那是别离给西海盟和春霖山庄的位置。此时这里的坐位都还空着,来客们堆积在阁楼两侧的回廊和几间卷棚内。
提及这本谁都没见过的传奇秘录,当今之人各有观点。这么多年畴昔,曾经见过这本秘笈的上代妙手不是隐退就已去世,那段追缴秘笈的旧事也不再有人提起。大多数人都感觉,毕竟追杀孤儿寡母不管如何都算不上公允公理,但贼人毕竟是无耻的,叛变师门,不守妇道,如许的成果也是咎由自取。当年各门派均为武林道义出了一份力,贼人伏法,统统风平浪静。固然珍宝未曾复得,也算美满。也有人说,这问剑阁的武学浪得浮名,几代阁主,一个比一个差,当年号称武林侠义第一人的老阁主白承飞还不是在玄都高人部下惨败,人家底子不奇怪甚么秘笈。就如同当今,一个玄都的女弟子便能前后独战独臂天师和春霖山庄的宗师。看来武学这东西,还是要讲究天赋的,凡夫俗子,有一百本秘笈也不管用。另有人却说,武功如何都在其次,名声在外靠的是运营。少林,武当向来有朝廷撑腰,自不必说,问剑阁几代门主都精通此道,讲的就是一个尊崇礼法,以德服人,试问当今天下有几个门派能够坦言如此。话虽这么说,问剑阁已式微是有目共睹的,有人暗中群情道,归正现在他们的镇门之宝也没了,将大师招来聚一聚,尽个地主之谊,你们爱如何闹也闹不坏他家,倒是倘若真的闹起来,他还能做个和事老,又得一番隽誉。话虽如此,可来客们并不晓得,阁主白孟扬此时忧心忡忡。
问剑阁的楼完工于洪武三年,第一次武林嘉会前夕,三层四周,格式雄浑,正门匾额由当年的武当紫霄宫观主赠送,传闻是那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张三丰真人亲笔,楼中更有很多历代武林名流赠送的墨宝,信物等,不堪举。正堂上供奉着当年祖师的佩剑,八十八年来香火不断。而曾经最为惹人遐想的问剑阁珍宝,《十方精要》,却在上一次大会后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