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雨来得极快。豆大的雨点先是稀稀落落地在水面上打出圈圈波纹,继而便越来越麋集,二人弃船登岸的时候,已是雨若珠帘,本来清澈的湖水此时一片浑浊。幸亏那座屋子离湖岸不远,二人连跑带纵地从陡坡而上,半晌间便来到了屋檐下,绕过墙去到正门,昂首一看,公然是间古刹,门楣陈腐不堪,退了色的笔迹还勉强看得出三个字:灵雨祠。恒雨还笑道:“这里的神公然灵验,若不是下雨,谁会上这里来。”丘胤明猎奇道:“不知供的是何方崇高。”
站在檐下看了一会儿雨,她徐行绕到堂后。这庙小得不幸,堂后亦只要一角屋檐遮雨,所谓灶间只不过是后堂外别的搭起的一个小木棚。丘胤明正拿着一把破葵扇坐在一条板凳上,面前是个炭炉,炉里已经生起了火,炉上一个铜吊子,此时水还未开。见她来了,丘胤明挪出半边板凳。恒雨还稍稍游移了一下,在他身边坐下,向前探出身子借着炉子的热气烘烤衣服。
“实在,换谁都一样。”恒雨还低声道:“没人要你放弃功名。”
二人走到祠堂的正门口,少顷,门外巷子上有两人一前一后撑着伞渐渐地上来。走在前面的是一个肥胖的墨客,手提竹篮,内里有蔬菜和鱼。前面的是个书童,扛着一袋米。墨客低头走到门前,待要收伞,才瞥见门里一动不动立着两小我,手一抖,篮子差点掉在地上。丘胤明从速踏上一步,作揖道:“这位兄台,打搅了。我们游湖,却赶上大雨,借宝方暂避,一会儿便走。”墨客定睛一看,说话的男人那身打扮寒酸非常,可神情举止绝非下人。他身后的阿谁女子更是特别,说不出的夺目。墨客一时惊奇,愣了半响,方道:“无妨,无妨。请到内里坐。”将二人请进庙里,前后一阵忙活找来两个板凳,又唤书童再去烧茶。见墨客如此刻薄,二人便不推让。坐等雨歇的当头,丘胤明便和墨客扳话了起来。本来墨客家道中落,客岁到此发明了这个烧毁的龙王庙,便住了下来,省去租房的钱,常日里靠卖书画保持生存。聊了两盏茶的工夫,天气垂垂亮了起来,雨也小了。二人向墨客告别。绕下山坡找到划子。天气微晚,丘胤明大抵地辨了方向荡舟回药王祠去。
丘胤明笑了笑,把铜吊子从炉上取下,冲了茶,将陶碗递上,说道:“谨慎烫。”
丘胤明道:“味道可还过得去?我看这里别的没有,茶叶倒还新奇。”
不知过了多久,恒雨还俄然抽回击,轻声道:“有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