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复议!”
“呵呵,好好好!本日之事,可贵众位爱卿观点如此分歧,好好好,真真是好得很啊!”刘彻闻谈笑容更甚,昂首望向一旁如同老衲入定般从刚才主父偃发难起便独自一向杵在那边的御史大夫公孙弘道:“御史大夫,关于立储之事,尔如何看?”
公孙弘此话一出,如同一片惊雷,霹雷隆的打在殿内每位大臣的心头,大殿之上顿时一片诡异的沉寂。(未完待续。)
瞥了一眼身后这群跟着主父偃一起起哄的大臣们,公孙弘眉头不由一蹙。这些人一多数都是平时说话没甚么分量的中基层官吏,不消想也就是平时那些唯主父偃马首是瞻的溜须拍马之辈。另有一小半,悄悄睃了一眼立在武将最前端的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呵呵,这些人不就是与这位夙来较好的么?呵,本日之事,其寄意,的确就是昭然若揭,不言而喻了嘛!披香殿里的那位卫娘娘,看来是再也按耐不住了啊!啧啧,她那二十八皇子,也不过是个七岁冲弱,何必如此急不成待?!更何况,她的儿子上头另有二十几个哥哥在哩,这孩子非嫡非长的,太子之位伦不伦获得他,还是两说哩!
……
“臣亦复议!”
“呵呵,看来早立太子一事还真是民气所向呐!”刘彻见状竟是笑了,抚着衣袖上精美的暗纹金边,道:“那依中大夫看,朕当立哪个皇儿为太子才适宜呢?”
闻得此言,大堂之上如同沸水被煮开般,刹时炸开了锅。但是,还不补待以御史大夫公孙弘为首的一干刘彻亲信反应过来。大堂上便如同煮饺子普通‘扑通’‘扑通’的有人下拜,连连复议道。
见今上仿佛对早立太子之事并无反对之意,世人在暗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胆量更加大了起来,更多还在张望的大臣,纷繁对此事表示附和志。
“臣复议!”
“垂白叟,不必拘泥,尽管畅所欲言就是,尔久侍于御前,朕一向非常倚重,不瞒垂白叟,关于本日中大夫提出的立储一事,朕还真的很想听听众位爱卿的定见哩!现在以中大夫为首的众位爱卿都纷繁颁发了他们的定见,公孙大人你也不必藏私,尽管谈谈你本身的设法便是。大不了,不管你说了些甚么,朕恕你无罪就是!”刘彻浅笑着对公孙弘循循善诱道。
“臣复议!”
真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
“臣复议!”
“臣复议!”
“臣复议!”
刘彻闻言眼中的对劲之色一闪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