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先从袁家动手。之前有细作探知太傅袁隗频频与关东诸侯勾连,且其公开里与朝廷诸多大臣集会,所作所为甚是可疑,并且盟军中袁绍、袁术、袁遗都是袁隗亲侄。主公能够此为来由,将在长安的袁氏百口收押斩杀。如许做有两大好处,一是震慑朝堂上图谋不轨之人,二是激愤袁氏兄弟,他们为报家仇,必定催促盟军来攻,而诸侯断不肯是以耗损气力,到时主公只要击破其前锋之军,其他诸侯必将张望自保。
“文优所说甚是有理,我欲成其大事,该当如何?”董卓点了点头,也很同意李儒的观点,只是他多少有些不甘心,就仿佛一小我面对触手可及的仙桃,却只能看不能吃,这类滋味很不好受。
如此三管齐下,诸侯联盟必乱。别的,袁术一贯对袁绍不忿,若能寻机制造袁氏兄弟冲突,关东联盟就更无作为了。”
定了一桩苦衷,董卓顿时变对劲气风建议来,他换了个更舒畅的坐姿,“以防变故,我得尽快返回长安,但在此之前,必须先处理了诸侯联盟,对此你可有良策?”
“有详细计划吗?”
“噢?你要如何做?”
第二步,行诽谤分化之计。诸侯联盟起兵不过是不忿主公得拥立之功,掌控朝堂大权,欲取主公而代之。但在主公废立汉帝并迁都以后,他们的初志已经很难实现,此时必放心机异动,主公行分化之计的胜利率将大大增加。”
“哈哈,我有文优,如同刘邦得张良,何愁大事不成啊!”听完李儒详细而可行性极高的运营,董卓镇静非常,“此事就交与你去办,详细细节与机会,都自行掌控,我会让众将共同。本日先记你一功,待回到长安,再行重赏!”
“主公放心,部属这就去安排。”李儒也很欢畅董卓能用其策画,当即站起家向外走去。
“不,其关于关东诸侯的阐发皆有事理,主公无妨采取其建议。但其对待主公之心机却不尽然,若不出我所料,这些都是刘邈为求脱身的对付之语,待其一旦脱身,必定会与主公划清边界。”李儒眼神微闪。
“这也是部属迷惑之处,以刘邈表示出来的见地,应当晓得传国玉玺对于主公的首要性。主公现在所缺的,不过是废立天子以后的正统名分罢了,而传国玉玺从很大程度上能减弱这个弊端。刘邈作为汉室宗亲,不成能与主公一条心,按理说他更但愿主公节制不住局面才是……除非――”说到这里,李儒仿佛俄然明白了甚么,不过他看着董卓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