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不成他等着我去报歉示好哄一哄?徐福心中纠结不已。
第二日小朝,秦国官员听闻干旱之事,都有些错愕。
“咸阳城中多有流言,王上应当也有耳闻吧?”
何况此事产生前,他多次遭到感到,若真是弃之不管,那他也难过心中一关。
赵高从善如流地答道:“阳槐,叔华。”
大旱常常时候长,很轻易便会逼得百姓们颗粒无收,没有吃食、没有水喝,很快便会为沦为哀鸿,饿死、渴死都不是甚么希奇事。最可骇的是,水灾能够会带来瘟疫,一场瘟疫下来,死的人恐怕是数以上万。而现在秦军在外攻伐,海内如果贫乏粮食,秦军又何来坚毅的后盾?到时候莫说百姓,攻打六国的脚步也得一缓再缓。
待到第二日天光大亮,柏舟走上前来,道:“王上,不知那边还会有溪流,三川缺水,不若王上和徐先生便在此处先沐浴一番吧。”
“何必去理睬这等荒诞之言?”嬴政皱眉道。
徐福微微一怔,别开目光,“王上事件繁忙,何必同我前去?”
而嬴政站在溪边,瞧一眼小溪,又瞧一眼徐福,眼里带笑,只是那笑却带着几分含混和炽热。
嬴政的神采也有点绿。
这事儿搁在面前来了,避无可避,归正不管如何样,徐福都得背个锅。
徐福指着小溪,“我们若在此处沐浴,这水还如何喝?”
徐福不自发地握紧了手掌,指甲都差点掐到掌内心去了。
尉缭此人固然心中不平他,但尉缭性朴素重,既为秦国效力,便不会生出别的背叛心机来,何况另有徐福这么一层干系在,而李斯充足聪明,有手腕,善于政务,但他毕竟是个他国人,权力在手不免生出私心,便恰好和尉缭互补。赵高为贰亲信,聪明手腕并不输李斯,有他留在王宫,也能安宁很多。
嬴政从他们身上扫了一眼,然后将赵高也留在了王宫当中。
那人转过甚来,见了嬴政,终究松了一口气,“王上,南阳治所已有半月未曾下过雨了。”
“你要去三川?”嬴政脸上顿时就笼上了一层冰寒。
“命人去查探两地环境,再令李斯、尉缭二人到宫中来见我。”
很快小朝便结束了。
如果到时候缺了军粮,秦军在外又如何办?莫非还要走上老门路以战养战吗?赵国迩来也多有干旱,嬴政是听闻了的,恐怕就算将赵国高低都给端了,也不必然能喂饱秦军。既如此,还不如暂缓一番,回到国中疗摄生息,水灾过后,储备好粮食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