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淮的笑容敛住,眉尖微微锁起,沉吟不语。青枝于他不但是一个保护,更是一个从小到大的玩伴,职位非常特别,不成同浅显的保护而言。
他去云京前连日缠梦,梦到的皆是楼湛宿世经历过的一些大事。而一个月后,产生的大事不但是楼息被贬出京,另有楼湛不晓得,而他去看到的。
听罢这跑堂的话,萧淮较着一怔,随即长眉一挑,敞亮的黑眸染了层淡淡的笑意,将门关上,绕过屏风走到里头。
楼湛悄悄地听了半晌,心中已经有了较量。
楼湛固然没说话,但亮亮的眸子已经说了然统统。萧淮也便不再多话,望了望外头的天气。
之前楼湛是如何躲过杀计的,萧淮不知。但这一世较着有了很多分歧,与其让楼湛留在杀机四伏、大家冷眼的云京,不如冒险将她带出来。
中秋那日,他和楼湛持着陆远给的线路图,快速分开了那座知名小山,绕了道找到个镇子,才买了马匹赶来泰城。
萧淮清润文雅的声音再次在耳边响起:“抱愧,如果我不向陛下提起,你就不会被下召出京。”
但同业十几年,对青枝的信赖超出了心中那丝担忧,萧淮迟缓地摇点头,没有叮咛暗线去搜索青枝,转而切入正题,问起徐州太守的环境。
等那几人吃喝结束,一扬袖子就直接分开时,楼湛和萧淮也从人群中挤了出来,远远地跟在他们身后。
沿路过来,每州大城内都有萧华从即位以来设下的暗线。这些暗线都有其他明面上的身份作为讳饰。大部分是酒楼掌柜,其他的多是贩子、侠客、流浪汉、小地痞、富人,乃至妓子。
大家都觉得只是官府庇护暴徒,安知本来官府便是这暴徒。只是不明白蒋帆为何要如此,弄得民生怨道,却还没有太多可见的好处――如果为利,只是去骚扰平常小本买卖的百姓,好处并不大。
这一世,对《山川录》中内容编写没有谁比楼湛更熟谙了,她也对本来颇不附和的很多处所写了讲明,回京以后,问世的《山川录》定比宿世还要出彩。
话罢,弯了哈腰,又快步拜别。
全部泰城的老百姓都被折腾得有磨难言。
本是团团聚圆的日子,却荒废在了山中。如果他没有将楼湛带出云京,恐怕中秋那日,她还和着楼府世人一起赏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