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庞刚的消息[第2页/共3页]

崇祯蓦地不语,本来就丢脸的神采又惨白了些许。他明白杨嗣昌的意义,固然明军是打了败仗,但朝廷却不能下旨严惩,现在不比三十年前了,各镇的总兵如果闹了起来到时候还得靠他这个天子来清算烂摊子。

“这........”杨嗣昌心说。这还不是明摆着的。还不是高起潜干的功德。

杨嗣昌和温体仁已经坐在一旁眼观心心观鼻,对崇祯的失态视而不见。

包含崇祯在内的三人大吃一惊,齐齐站了起来。

看着崇祯气愤的目光,杨嗣昌只好持续对付道:“皇上,不管高公公是否就义,其他的数万雄师到哪去了,皆不敷惧,现在最首要的是要查清楚的失散的雄师都到那里去了。臣但是传闻了,宣雄师、山西军、大同军气力尚存,只是现在他们都各自回归了驻地,想必对于高公公的环境他们更清楚。只是他们现在害怕皇上,恐怕皇上降旨见怪,是以才不敢来面圣。”

“胆小包天、胆小包天!”崇祯的牙齿咬得咯咯作响,“他另有脸来见朕,来人啊,将那庞刚抓起来,抓起来!”

“千万不成!”一旁的杨嗣昌急了,大声喝止道:“皇上,眼下正值洪承畴于孙传庭二人围歼闯贼等流寇要紧之时,怎可在此时将其调回都城,那不是前功尽弃吗?”

想了想,崇祯才感喟道:“也罢,朕便下道旨意赦免他们的错误,毕竟巨鹿之战东奴势大,众官兵也算非战之罪。不过朕现在鞑子正往北面而来,如果鞑子再一次围攻都城那该如何是好?温体仁,你来讲说。”

眼看着两人又要吵起来,崇祯用手敲了敲脑袋,这俩人又来了,莫非他们就不能心平气和的谈一谈吗?不过在崇祯的内心里也是附和温体仁的定见。流寇甚么时候都能够剿除。但京师乃国之底子不容有失”

看着崇祯,杨嗣昌心中也是一阵暗恨,他恨卢象升甚么时候不死却恰幸亏这个时候战死了,他一样恨高起潜,打了败仗就叛逃,真是个名副实在的阉货。

对于庞刚,崇祯是既害怕又惊骇,这个庞刚以及他治下的山东仿佛已经成了国中之国,朝廷对于山东已经是完整失控,究其启事就是庞刚这个祸首祸首,现在庞刚本身奉上门来了,崇祯岂有不将其抓起来的事理?

崇祯颤着声音道:“你肯定是青州的兵马吗?他们来了多少人?那庞刚在不在那队兵马当中?”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