莅阳长公主眸中珠泪滚下,展袖拜倒,以额触地。这个缓缓磕下的头,如同重重一记闷锤,击打在殿中诸人的胸口。固然言辞简练,并无衬着之处,但她明天所供述出来的本相实在太令人震惊了,凡是心中有一点是非观和知己的人,多多极少都被激起了一些悲忿之情。在满殿的沸腾哗然当中,吏部尚书史元清第一个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长公主所言惶恐物议,又有谢玉手书为证,并非狂迷虚言,若不彻查,不敷以安朝局民气。请陛下准其所奏,指派公允之臣,自本日起重审当年赤焰之案,查清本相,以彰陛下的贤明大德!”
在他视野的起点,低眉垂目标莅阳长公主理了理素色薄衫的袖口,将半垂于脸侧的黑云头纱拂到脑后,面庞惨白,但却眸色沉凝,在与萧景琰的目光悄悄交汇后不久,她渐渐地站了起来。
他这句话如同刀子一样扎进梁帝的心中,令他急怒之下,竟说不出话来。就在这时,一向冷眼旁观,冷静不语的皇太子殿下,终究在世人的目光中站了起来,滚龙绣袍裹着的身躯微微向老皇倾斜了一下,在那份衰弱与衰老面前显现出一种令人眩目标威仪与力度。
“哈哈,哈哈哈,那也算是诗……哈哈……”穆青在一名工部侍郎上场吟哦结束后拍着桌子大笑,“苏先生啊,我要做如许的诗,必然会被夫子拿藤条抽的……”
“陛下,”蔡荃踏前一步,举头道,“此事之本相,并非只关乎谢玉应得何罪,更首要的是要令天下佩服朝廷的措置。冤与不冤,查过方知,如果就此抹过,必致物议四起,百姓离心离德,将士恐忧寒心,所伤者,乃是陛下的德名与大梁江山的安定,请陛下采取臣等谏言,恩准重审赤焰之案!”
“为坐实诬告内容,谢玉暗中火封绝魂谷,将聂锋所部逼入绝境,全军淹没,并嫁祸林帅。此其罪二也,”莅阳长公主完整不睬会周边的滋扰,还是大声道,“谢玉借身在军中,体味火线战况和赤焰静态之便。谎奏林帅要兵发都城。骗得陛下兵符,与夏江伏兵梅岭,趁赤焰军与入侵大渝军血战力竭之际,不宣旨,不招降,出意不其大肆屠戳,令七万忠魂冤丧梅岭。过后却诬称被害者谋逆抗旨。不得不当场剿除,此其罪三也……”
大梁皇室不乏才女,为天子做诗贺寿的人也不在少数,但那都是宫闺之作暗里敬献,还向来没有人在仪典中当众站到锦毯上过,更何况莅阳长公主本身又是一名经历起伏古怪,充满了故事的女人。是以她的身影方才呈现,满殿中便已一片宁寂,大师都不自禁的推杯停箸,睁大了眼睛看她,连御座之上的梁帝也不由自主地放动手中的金杯,略有些吃惊地问道:“莅阳,你要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