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瑞青实在是在给总参谋部提出一个建议。赵振想了想微微点头,固然卑路支地区也一向有波斯和印度的重兵设防,但是只要有格什姆岛的中德空军和阿拉伯帝国水兵援助,在卑路支地区绵长的海岸线上策动一场登岸作战还是能够办到的。因为卑路支地区是联通印度苏联的咽喉,一旦遭受伤害,德里方面必定不会坐视,哪怕他们卑路支――信德兵力充足薄弱,也还是会从印度中部集结援兵。如此突袭旁遮普的胜利能够性就又大了几分。不过详细是否实施,还要视环境而定。别的,总参谋部还在考虑有没有能够在旁遮普地区停止一场同德里守军的决斗,或答应以趁机攻占这个印度都城!
“科涅夫同道,第138师快不可了。”担负印军第77个人军司令员的尼古拉.费奥多洛维奇.瓦杜丁放下电话听筒就冲着科涅夫(为了便利批示孟加拉湾个人军群、第76个人军、第77个人军和第78个人军司令部已经归并在了一起)嚷了起来:“不能再如许打下去了,一个师填出来要不了48个小时就成了一个营一个连,我们有多少个师能够如许耗损?我们这是打得甚么仗……不是说好了要把仇敌放出去打的吗?为甚么变成把我们的人顶在那边挨打?司令员,请下号令撤退吧!”
在同一时候,在曼尼普尔山脉西麓,在英帕尔的流派农巴镇四周,也停止着一场更加惨烈的攻防战。从8月27日到现在,苦战持续了整整四天就没有停止的时候。只是打击一方由中国变成了印度,两边的十几万雄师围着农巴镇四周的山区密林冒死厮杀。两边的步兵一再展开残暴的丛林血战。
对于这两个印度个人军来讲,如许的任务的确是相称艰巨的。按照本来布柳赫尔制定的打算,这两个个人军只需求以一部分兵力迟滞进犯华军,随后退入加尔各答参与戍守便可。底子没有同华军在加尔各答以南平原决斗的打算。是以他们也没有在弗尔达――德姆卢格一带修建坚毅的野战工事。并且这两个个人军还都是印军二线军队,才组建了不到一年,设备也比印度共和国建国前建立的老军队差了很多。特别是军队里的面没有几个苏联国际主义兵士,个人军和师一级的大炮都是印度军官本身在把持,也没有几个合格的炮兵察看员,以是本来就不敷的火力也难以阐扬!独一能够倚仗的就是源源不竭弥补出去的新兵,完端赖兵士的血肉之躯在对峙抵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