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天人三策[第3页/共4页]

…………

李明轩沉吟半响,说道:“老祖宗的事情本来是不能奉告长老以外的人,乃是我圣堂最大奥妙,不过现在环境不一样了,更何况你还要帮那圣女做事,有些事情若不体味,有些时候恐有不便。让你晓得一些也好,但绝对不难传进第二小我耳中。”

李思烟堕入深思。

李思烟心道公然,她早就猜到大伯是冲着邢西扬而来,特别是她之前瞥见大伯保护中有四位圣堂护法时,便已经根基肯定此事,现在扣问,只是终究肯定罢了。

李明轩又接着说道:“非论儒道、墨法,又或孔丘、庄周、杨朱、墨翟和惠施,他们都是想供应一套管治国度的理念和体例。表现于实际中,便成为争天下的国度大事,谁能夺得政权,便能够实施本身的一套思惟理念和法例。表现于江湖官方,便是正统派系与异端派系之争。”

(非常感激‘书友33542290’的慷慨恭维和月票支撑。)

玉道香和其父亲失落了,很多人都在找他们但都没有找到。不过,有一件事情李明轩对李思烟说过,圣堂的老祖宗受了重伤,身中奇毒,可否活下来,无人晓得。

“春秋战国之时,诸家学说鼓起,呈百花齐放之局。到秦一统天下,以法家治国,两代而亡。高祖刘邦,开大汉乱世,文景两朝,以黄老之术治国,予民疗摄生息之机,遂有厥后汉武帝威慑四夷的武功。”

李明轩道:“此事确是一言难尽,内里环境非常庞大。大抵而言之,异流便是支流思惟外的各种论说。当年汉武帝策问董仲舒,是以驰名传千古的《天人三策》,在策问中董仲舒总结道:‘春秋大一统者,六合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分歧,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变数,下不知所守。臣愚觉得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恰是此中‘皆绝其道’这句话,使得各家思惟呈现分裂和对峙,凡不能融入儒家学说者,均遭到逼害和架空,构成支流和异流誓不两立的对抗局面。主异之争已持续了千年之久,至今未息。“

李思烟能有如此见地,李明轩不由透暴露赞美之意,说道:“思烟所言没错。所谓民气不死,便是此意。任何一种思惟,本身自有其生命力。到东汉期间,道家和佛门接踵与孔教连络,便获得新的安身点和生机,转趋昌隆。儒、佛、道本有相通相借之处,遂成支流。既有支流,便有异流,渐成对峙之势。”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