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伏下腰,谨慎地用墨纸,将竹筒上的字拓印下来,让衙役关照着,传阅了一圈,又交给了四女,道:“此是善物,务必谨慎保管。”
此曲利用最多的是正撮伎俩,即两手隔一弦或两弦挑勾同做为小撮,若隔三弦或者四弦,必必要大拇指与中指同时拨动,大指向外拨曰托,以是又叫托勾,后者曰大撮。另有一种反撮,是在正撮以后,两指顺相反方向拨动刚才正撮的琴弦。难度有些高,此曲未几见,倒是在《阳关三叠》里有很多反撮指法。
有了这事物,献花的主动性也提了起来。
“小家伙,你笑甚么?”爱屋及乌,刘知州也不活力,问。
柳永只是苦笑,早晓得这个行首如此奸商,也不来搅这场混水。
怜的是他平生的运气,爱的是他才华,恨的是他的薄情。不象别人,他有一名世上可贵的好老婆,名叫戚倩娘,因为他将家业败光,戚氏营养不良,小产死去,盘点遗物时,才发明她妆台里有一本书,内里用绢秀的小字写下了他积年来所作的词,并有一序:外子耆卿,工于词,常有佳句,振荡民气,余女红之余则悉觅之,而志鸿爪,亦敝帚自珍耳!夫耆卿之作,散失者多,韩之词,传之则少,且温韩之词,香艳见长,忧时伤世则无,而余夫所作虽多绮语,却含义深沉,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蕉萃’之句,不知者谓其浓艳,知之者则知为渠于词坛之心力……
直到这时候柳永才悔怨,写下了《戚氏》一词:晚春季,一霎微雨洒庭轩……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常常经岁拖延。
听听,这才是柳永的真正知己,不但是老婆。
正因为连缀不断的正撮指法,虽弹奏时有些难度,却能导致琴声里仿佛带着一种丝竹之音。这也使得整首七分多钟的曲子听上去不但寂静厉穆,并且很洁净空灵明快。
帝里风景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流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名、蕉萃长萦绊。追旧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哭泣、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一曲了,郑朗站了起来道:“柳三郎,表情是否好一些?”
刘知州想问说了甚么笑话,但目光又被四个竹笔筒吸引了,道:“陆通判猜想,与某心中猜想差未几。有如许的才调,竟然多年为世人不知,岂乃不是心性高洁之流,如何作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