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君本来不肯徐元佐入股,担忧家业被夺,现在听徐元佐透暴露本身创办航运的动机,又感觉遭到了威胁,皱眉道:“你此人可否定放心机?既然说好了要合伙做买卖,哪有三天两端换的。”
沈玉君固然头次传闻这个“魅力”,不过粗心是能体味的。不由嗤笑道:“你也真有脸自夸!”
徐元佐自顾自端茶喝一口:“本就是打发工夫,随口闲谈,要说甚么有下落的话?”
且不说别人,沈家堆集几代人才存下了十万两身家,年入数令媛就已经算是大歉收了。如果真能在海运上分到一杯羹,哪怕净利在两千两也值得用心去做了。
徐元佐之前在公司对于新入职的应届毕业生都叫“小朋友”,已经成了风俗。不过在当下,小朋友却又有另一层身份指代:士大夫称呼进学的生员为朋友,哪怕徐元佐如许十几岁的少年,只要进学就是“老友”。没有进学的童生。哪怕八十岁也叫“小友”。
“这就是品德魅力了。”徐元佐当真道。
*(未完待续。)
读书人老是会享用虐待的。
沈玉君叫人去打旗语移船附近,抛锚以后再搭跳板畴昔,随口又问徐元佐要带多少人畴昔。徐元佐这回带来的人多,有很大一部分启事是熬炼步队,另有一部分启事是撑足场面。真正要说缺一不成,那就有些乱来人了。
徐元佐上了船,自有人安排洗漱,清算舱室。罗振权和甘成泽也取出了佩刀、兵器,叫部下后辈换上,仿佛只要到了船上,就不受大明国法管束了普通。
徐元佐与两位举人谦让了一番,人家倒是至心实意不肯超出其上,他只好坐了首坐。
徐元佐笑道:“这合伙做买卖又不是结婚生孩子。求个一辈子悠长。在商言商,你如果跟不上我的步速往上走,就只要被离弃掉。同理也是,如果我走得不如你快,你会带着我个累坠么?墨子说得好: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君臣父子尚且如此,你我合股岂能例外?”
“账簿给你。”沈玉君没好气叫道,将厚厚一本账簿扔在徐元佐面前。
徐元佐一登船,就看到一群松江贩子从舱楼中出来,齐聚船面驱逐。
徐元佐持续道:“当日我向你发起建书院,你如果听我的,现在第一茬人才都已经收割可用了。”
“年纪小的朋友,不过也算童生吧。”徐元佐道:“我这边带出来的,论学问恐怕不如那些儒生,但是做事办差,珠心口算,绝非那些做时文的儒生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