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是,他建议的方向是从广东吏治查起,派钦差去广东严查,看处所官员是不是在勾搭工商,欺瞒朝廷。
“儿臣愿往”
“下官李卫”
李光地这番话直指题目关头,说得康熙连连点头,调子也就定了下来。而接着康熙就问派谁为钦差,让世人都有些讶异,这是要提早内定好钦差人选?
康熙不耐烦地哼声挥手,看也不看像条断了脊骨的狗普通缩下去的胤禩,接着沉声道此事官商勾搭,连累颇杂,没有大决计之人,去了反而好事……”
只是如许也就罢了,毕竟马齐也是之前的大学士,可古怪的是,角落里还站着一帮人,一个个腰间裹着黄带子。这是一堆成年阿哥,三四五七八九十,十二十四都在。
这个结论,大学士和阿哥的反应完整不一样。大学士是横下心来,竖起耳朵凝起心神,就看康熙出牌。而阿哥倒是绷足了心弦,就要看有能出头的空子,好得劲地钻。
“你是要去查你的钱庄买卖有多红火呢,还是再去找洋人打造一幅更称身的洋甲?”
这些话李光地当然不会说出口,这几年来,康熙常常跟他谈起储位之事,连带诸位阿哥之争,李光地都看得通透。此次派老四去广东,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
广东之事,现在能肯定的只要一桩,那就是详细景象如何,北京这里两眼一争光。以是这集思广益,很快就得出告终论,得派钦差去查,看到底出了题目。
李肆笑着对王孀妇和陶富说,这对组合确切有些出乎料想。王孀妇大陶富四五岁,还带着一个十多岁的小子,可陶富却愣是跟她瞧对了眼,趁着元宵过了,公司年会开完,就回了英德办事。
殿里沉默了好一阵,然后响起康熙的大声叱责。
接着胤禛再想,该把西柏林寺的迦陵音和尚也带着,那和尚很善结缘,在外探知动静倒是妙手。
“快三年了,真想不到……”
王孀妇那“王百花”的名号已经传出了广州府,百花楼运营的货色固然杂,却胜在种类多,货源稳,一套行商伎俩,非论贫繁华贱都觉舒心,佳誉正在广传。再有李肆这个大老板在前面,她这个大掌柜天然非比普通人。
第二个担忧不能出口,大学士们也不顾康熙还在矫情伪饰,仿佛等着他们出言拥戴,都纷繁跟着康熙一同指责马齐,想借此熄了康熙这奇思妙想。李光地还说是闽人,知粤事,径直请缨,这时候才见康熙脸上真显了一分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