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开门大吉[第4页/共4页]

他很彷徨,可工具不是李肆,而是朝廷。之前多番运作,都没能调离韶州镇,启事竟然是朝堂在康熙公布了“温病调度”的“李肆攻略”后,以为韶州是李肆的巢穴,冒然改换韶州总兵,难保会激发李肆的疑惧,从而坏了大局。

是 由】.

刚才那阵枪响,跟他的韶州镇标,跟韶州练勇,乃至跟广东官兵都没干系,那是湖南兵的前锋。

御驾亲征与否,你一个臣子怎能事前张嘴唠叨?康熙这么大年纪,还折腾?不转动了,就是听了你的劝?这不是挤兑人么。

这何尝不是温病调度之法的效果所现,毫不能乱了的章法。

可疆场的挑选却有些犯难,终究决定还是在韶州,深切江西的话,后路要被湖南来的清兵截断,缩得太内里,清兵一定会全军扑下来。并且这一战必然有两个疆场,如果离英德太远,有不测,还不好兼顾。

总之康熙的假想是,在可控的范围里,狠狠打击李肆,如果结果出来了,就明里征讨,如果结果不好,目前这面上的和缓之势还能保住,持续温病调度,如果失利……不不,他康熙这几十年来,战无不堪,算无遗漏,怎能够失利?

这是南书房向满丕递的暗谕里写到的话,还要满丕回奏折后再缴回这暗谕。

康熙磨着牙地警告道,世人都是唯唯叩首,天子为免再呈现刘萌枢如许的事,窜改了文报流程,绕过六部和内阁,直握权益。这违背了他一向在提的“政无不公”,可这不但是军务,还异化着不成告人的隐蔽政事,兼之康熙在此事上一向是乾纲专断,诸臣不敢多说一句话。

在周边几省的合压下,李肆跟他的那帮贩子起了内哄,传闻差点杀死李肆,得知此事,康熙也很遗憾。

康熙就将满丕升为湖广总督兼管江西提督事,同一调剂三省之军,把握正奇两面。同时由南书房直发廷寄,授他征剿方略。目标就是两个字:暗战。

不……这不一样,四十多年前,那是存亡之决,即便他幼年气盛,心血炽热,却也感觉喘不过气来,一念间,天下说不定就要逆转。可现在,他只是创业罢了,广东之事,不过是脓烂毒疮,也不能跟比。

“着刑部重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