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肆回过神来,可不能让这班冬烘去操弄,直接说出了另一个构思,但底气却非常不敷,这“圣道”仿佛有点……拿他宿世的话说,有点小白了吧。
“谁说要一向朕朕的?宋明时也不是随时都朕朕的吧?无小说网很多字只要不是朝会大典,这称呼何必讲究?这一条,抽了”
换了笑容,李肆道梁卿此言极是,朕……记下了。”
这话是说,既然是会商年号这么严厉的事,你就该把完整代入到天子的角色里,自称“朕”,不然名不正言不顺。
“我英朝持天道,求上古三代圣治,叫……圣道如何?”
李肆一边由侍女服侍着穿上朝服龙袍一边说着,再戴上翼善冠,出了肆草堂,跨上马车就叫走,前面龙高山和格桑顿珠吃紧策马跟上,沿着无涯宫侧道,半晌后就到了大中门。
既然是天子,就得有起居注官,但李肆削了皇权,这记注官就有了表里之分。内记注记录李肆私事,附属中廷。外记注则在正式场合记录李肆的言行,属于外廷。礼部侍郎觐见李肆,会商国务,外记注官天然在场。
这话出口,中间一人嗓门打着颤隧道陛下讲错,臣不敢不记,请陛下自负。”
李肆神采板滞,好,好个马屁……随便一想,这老头就能引经据典,说得浑圆,公然是一张草纸都有它的代价。
李肆也学起了满清天子,要随便抽改起居注,记注官打着颤抖抱着本本点头臣不奉诏”
仅仅只是如许的承诺,就足以紧紧地吸聚民气。而跟着这份君宪还一同公布了一系列法律,将之前李肆身为精华天王时的《精华民宪》、《精华商宪》停止了汇总整合,包含简削以后的《皇英刑律》,仅仅是这些法律,就足以让各界民人,乃至读书人满心奖饰。在他们看来,靠着这些法律,以及李肆在天王府期间的一系列仁政,就足以包管李肆的治政,朝着他的承诺稳稳前行。
本来他起了个“天宪”的年号,寄意为“天道授宪”,同时在普通人看来,又有“口含天宪”的味道,非常威武,嗯嗯。
“第三日是先观察黄埔讲武书院,再出发去新安,筹办观察香港水兵讲武书院……”
循着昔日的传统,来宫门前进献贡物,就是他们表达拥戴李肆,拥戴新朝之心的行动。
李肆起家,号召着内廷司阙格桑顿珠。
可再想想这些日程,李肆的笑容就生硬起来,挥手的行动也机器了,这日子,该活……
本是坐着的,这一打动,跟着梁载琛一同拜下了,拜过以后,还在本本上刷刷写下一行字陛下闻过即改,正君心以待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