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恐怕就要先扣掉给姚相爷的贡献了。”
益州城,织锦坊。
“咳,尹大人。”
说完他便一挥衣袖,扬长而去。
坊吏尹三水正在按例巡查,这批蜀锦是要直接押运至长安呈递给鸿胪寺,犒赏新罗来使的。事关严峻,不容有失。上面时候催的紧,尹三水不敢担搁,干脆住在织锦坊中,日日夜夜盯着纺工们织锦,染色。
尹三水面露难色,摸索着问道:“您看如何?”
“阿爷,看您说的,婉儿是那样的人吗?荀郎君说了,是由他筹措银钱。”
“罢了。”仇英摆了摆手道:“这位是游骑将军荀冉,这段时候便由他督办蜀锦织造一应事件。”
......
薛婉儿将做好的汤饼端到父亲的身前,轻吹了吹,和声道:“阿爷,这是婉儿给您做的汤饼,您趁热吃了吧。”
薛父喃喃道“想不到这小郎君年纪悄悄竟然有如此魄力。前程无量,前程无量啊。婉儿,阿爷看的出来,你该是对这荀小郎君中意吧?只是咱家实在太穷,怕是攀附不上人家啊。如果阿爷当初多做几年行脚贩子,或许还能给你攒下些嫁奁。现在...唉,真是苦了你了。”
“荀小郎君?”
“哦?”尹三水大喜过望。“荀将军快快请讲。”
尹三水滴了点头,心中却并不欢畅。这些豪族世家经商都是一个路数,即便是皇商也是想着尽量攫取商利。多出一个卫家,孙家也只能解燃眉之急。时候如果长了,并不会对蜀锦织造一事有甚么太大帮忙。
仇英眼下也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把统统人力物力集合到这批要的最急的蜀锦上。隆冬的官坊非常闷热,纺工们忙的汗流浃背,全部屋子满是一阵骚臭的汗味。
薛婉儿笑道:“阿爷,我们蚕丝顿时就能卖出去了,前次荀郎君特地来家里,让婉儿等人来收丝。”
尹三水明显不太能了解“评价”是为何意,有些不解的望着荀冉。
荀冉持续说道:“荀某受仇大人所托,做的便是评价三家所制蜀锦一事。”
“阿爷,您说甚么呢,婉儿情愿一向陪在您身边,谁都不嫁。再说,再说荀郎君跟婉儿只是一面之交,那里有像阿爷说的那样,真是羞死人了。”
“先借我一千贯银钱。”
荀冉则是一脸朴拙的望着尹三水,这笔账天然要从织锦坊上支取。
......
锦鲤巷。
“就是对他们制出的蜀锦停止评判,选出质地最优的蜀锦。质量最差的朝廷所发银钱也会呼应的打扣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