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波之连连点头。
不过这对于遏波之来讲还不敷,他此行的真正目标是为国主阿悉兰达讨一门婚事。大唐天子春秋鼎盛,膝下有九名公主,除了已经成年,许配给尚书左仆射的纯阳公主,其他八位都未婚配。阿悉兰达想要建立本身在昭武九国中的霸主职位,便需求一个门面,大唐的公主天然是最好的挑选。但这毫不是一件简朴的事情,除了建国之初与吐蕃和亲,大唐再没有下嫁过一个公主。更何况,宁远国不过弹丸之地,相较于大唐不过沧海一粟,远不能与当年鼎盛的吐蕃比拟。
“你们大唐人有一句话说的好,自古豪杰出少年。鄙人最佩服的就是荀大人如许的少年英才。”
啊,如果本身真能促进此事,回到宁远国,国主将犒赏他整整三座城池,另有无数的牛羊、仆从。想到此,遏波之闭上双眼,朝西面深深一拜。
荀冉心道这个宁远国使臣倒也真是成心机,既然是使臣天然住在鸿胪寺,那么他有甚么事情相求天然应当去找鸿胪寺卿,可他恰好找来本身......
“太子殿下是大唐储君,遏大人若想见殿下,大可由鸿胪寺举荐安排。如果荀某出面,怕是不好吧?”
遏波之双眼眯作一条缝,笑道:“荀大人公然是利落人,如此鄙人便直言了。我国国主想请大唐天子陛下赐一名公主为宁远国王后,鄙人此次前去大唐除了进贡便是为了此事。但此次出访大唐使臣浩繁,鄙人担忧天子陛下没偶然候措置此事。以是鄙人但愿荀大人能把鄙人举荐给太子殿下。”
荀冉心中一沉,这宁远来使倒也真是直接,直接的有些让他不适应。毕竟大唐的官员都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油条,一句话恨不得捏弯了绕开了说,像遏波之如许的直肠子,倒也是可贵。
十月的长安城垂垂起了寒意,朱雀大街两侧莳植的槐树早已落叶,便是扶柳也已枯黄。
荀冉思忖了半晌,便叫他把那人引进正厅。
荀冉刚一进屋,遏波之便迎了上来。
遏波之很朴拙,荀冉就喜好跟朴拙的人打交道。
“荀大人,鄙人是宁远国的使臣遏波之,筹办了一份薄礼,还望荀大人不要回绝。”
皇城鸿胪寺内,倒是平静很多。这里欢迎的都是各国派出拜见唐朝天子的使者,规制天然不能太低。
倒是西域来的胡人越来越多,这些胡人多是昭武九国的商贾,传闻大唐天子要召见万国来使,便簇拥至长安追求商机。(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