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项归[第2页/共4页]

这些攀附手腕,初瑜倒是也见过,笑着听了……

曹颙地点的直隶总督,是最权贵的外缺不假,倒是最轻易受攻讦。

曹项内心非常混乱,扶着额头,眼神有些发直。

到了十月下旬,曹颙的日子就更加繁忙。

不过许是他官位不高,随之进京的族人并未几。

这个堂弟,暮年为了生母,一心步入宦途。可进了宦海上,不知是不是在翰林院待的,性子倒是平和很多。并没有太大的野心。

曹颙倒是不能看着他满足,有些话曹颂、曹頫不好说,曹颙倒是要说的:“想想小五。钱先生说过,以小五的资质,散馆后留在翰林本不成题目。小五却考了中等,去了六部做司官。你当晓得,他从小就爱读书。翰林院编书的差事,既面子又安逸,要不是为了你这个哥哥,他为何不留在翰林院?”

初瑜听出春华口中顾忌之意,猎奇问道:“人在宦途,总要几分脸面,竟有人下作至此?”

比及十月二十这天,曹颙又跟着出城送别了一趟。

伊都立家虽是大族,但是在他父亲归天后,门庭也垂垂式微。比及新皇即位,他青云直上,这上门的族亲也就多了起来。

曹项感觉内心乱糟糟的,并没有回本身院子,而是将本身关在书房里,呆坐了半响……

毕竟,以他的年事,从四品的官职,已经是幸进。

预备万寿节贺礼。告终户部差事,另有宦海上的迎来送往。

倒是西府这边,阖家高低,对于曹项一家到京,都是欢乐的。

他也想要多带几个子侄辈在身边,宦海上偶然候不好亲身露面的,长辈出面对便宜。有甚么不铛铛的,也不过是“管束不严”。

或者说,他感觉满足。

他离京前,是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读,两任学政下来,升了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也算风云对劲。

勋爵后辈,外放混不下去、灰溜溜的回京的大有人在。

只是因这两月来回都城的督抚大员太多,曹项这个学政。就显得不打眼。

除了前几年生下的嫡子,曹项客岁还添了嫡女。看着四房嫡子嫡女俱全,静惠同素芯虽面上带笑,心中不无酸楚。

曹项回到东府时,还带了几分恍忽。

幸亏娶了贤妻,节约持家,减少了很多抛费。东府这边,每年又令人奉上一千两银子畴昔。是以,曹颙给的这份银子,并没有动用。

不过是逢年过节,在道台府宴请几位知县太太过么的,并不需求她如何极力。

李氏抱着曹项嫡子天豫,将他同天宝放在一块,笑着说道:“他们小哥俩年纪相仿,今后倒是有个伴儿。”而后,又接过襁褓中女婴逗弄了一会儿,道:“这就是我们四女人,小模样长得真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