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焕然生机[第1页/共4页]

回到曹府,李氏已经在翘首期盼。

曹颙闻言,但笑不语。

七位小阿哥中,几位年幼的还好,有生母照看,也算是有福分;年长的几位小阿哥,都过了十岁,还没有读过一天书。

连高太君平素不假色彩之人,望着曹颙,也添了很多慈爱温和。

他们起初也曾迷惑,以冯先生的学问,却官学做传授都绰绰不足,为何会甘居西席之位,为小孩子当蒙师。可府上大人从不提及此事,他们做小辈的。也不好无礼相问。

宗室中,只要诚亲王与公允裪带着几个弘字辈的阿哥穿孝;文武大臣,不过是咸安宫前打了个罩面;至于宗室福晋与京官命妇。则因“时价寒冬”,免其齐聚。

“真的?”左成已是喜形于色。

二阿哥之薨,毫无征象。

“都好着,只是儿子奉旨进京,不好带家眷。才出京一个多月,就带妻儿折腾返来,外人瞧着也不像。”曹颙说道:“等过了十五,气候和缓,母亲与外祖母就畴昔。那边民风俭朴,想要出去踏青、上香也比京中便宜。”

左住倒是踌躇一下,道:“书院的冬假只放到十五……”

母子说了两句闲话,曹颙便先回梧桐苑梳洗。

天阳年记要小两岁,倒是并不焦急送到外头读书。

长生用力点头道:“当然舍不得,定是要跟着去的。只是没想到,还要在冯先生跟前读书……”

十六阿哥听了,神情莫测,倒是没有说甚么……

比及寄父外放总督,冯先生主动求着相随,他们还觉得冯先生是对宦途不断念,还借西席的身份,以曹府为晋身之阶。

旗学那边,名额却也不好华侈。曹颙就同曹頫筹议过,安排天护年后畴昔读书。

理郡王弘皙面庞蕉萃,双眼涣散,木木地跟在礼官后做孝子。

冯先生在府上这几年,他们兄弟虽去了官学,可也都城听冯先生讲书,自是晓得官学的教员,同翰林院里研讨了一辈子书籍的老先生不成同日而语。

二阿哥未成年后代,则留在宫中哺育;所留有后代妾室,可任由后代迎养,也可随侧福晋所居,二者都不肯者,也分给房舍,丰其衣食,以终余年。

不想,李氏听了丧信,只是感慨一声,便统统如常。

十六阿哥虽有怜悯之心,也不过叮咛下去,不要剥削世人饮食。至于其他,他虽身为宗人府宗令,却也没资格说甚么。

实际上,请冯厚出任莲花书院山长,是他背后推波助澜。要不然,谁有那么大的胆量,敢到总督府挖墙脚。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