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小时候的乳母停奶后,便被初瑜打收回去了;身边自幼的保母因阿谁时候天慧不会说话,有所怠慢,被撵了出去。
在咽气前,蔡氏庶姐到底不放心自家女儿,传闻幼妹家外甥女天折,便留下一封信,将嫁奁与女儿拜托给幼妹。
他虽是回京叙职,升官期近,可脑袋上毕竟戴着九贝子府旧人的帽子,还不知皇上会如何相待。如果与曹颙过于靠近,保不齐连累到曹颙。
两位嬷嬷现在是初瑜名下包衣,又得主子的看重恩情,天然是满口应下。
曹府这边,拢共也不过那几个主子,现在走了一半,一下子就冷僻下来。
那十人中,除了犯官女眷三人籍没入宫以外,其他七个都是上三旗包衣人家的女儿小选入宫的。
只是他并无隐私不成对人言,便也由着她们去。
李氏出京前,初瑜曾就此事请婆婆示下。这些人的身契虽在曹家,可毕竟是皇上赐给李氏的如何措置,还需李氏做主。
曾颙想了想,道:“当年伴同这十个宫婢赐下的,不是另有六户包衣吗?如果那几个乐意出嫁,就从那几近给她们找人家;如果她们不肯嫁奁,就打发到庄子里养huā种菜………”
曹颙每日来回衙门与家里,感受不到,初瑜的感受却很较着。
虽没有祸及妻儿,可蔡氏庶姐本就是填房,前头又留有成年的几个儿子,在老父病故后就闹腾分炊。若非蔡家另有几个子侄在京,蔡氏庶姐怕是连嫁奁也保不住。
不知是她们在宫里端方学的好,还是害怕初瑜的身份即便有几个有姿色的,也都本本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