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旧事[第5页/共5页]

来人一报姓名,伊都立也认出来,便对曹颐道:“孚若,既是了解,就请到驿馆里说话吧。”

当年四川土人骚动,年羹尧曾出兵〖镇〗压,立下“军功”并且是以得了圣祖喜爱,从巡抚升到四川总督。

据彭铸本身说的,是“委身为贼”汇集年羹尧的罪行,并且在年羹尧垮台前,将罪行递给岳钟麒,就是想要为傅显功伸冤。

这个艰巨的决定。

两人说了相互困局,有点相对无言的意义。

如此一来,能实到的人数的更是有限。

对于他们的变脸,曹颐并不放在心上,伊都立本就有些不痛快,那里受得了这个,拉着曹颐早早离席。

想了想傅显功的性子,刚正不足,油滑不敷。是个实干的能吏,如果下属慧眼识珠还好,不然的话在宦海上很轻易亏损。

一个户部掌堂一个兵部掌堂同来盛京,更多的人遐想到西北战事,不免跃跃欲试。

彭铸道:“卑职现下在刑部当值……”

本来,当年他与傅显功接踵外放,都去了西北。傅显功在四川,彭铸的陕西。

曹颐在太仆寺时,彭傅二人还在户部,与曹家正有来往,是以伊都立也与这两人打过照面。

伊都立对曹颐说了彭铸的环境,曹颐不由嘲笑出声。

现下听他开口,曹颐不由停下脚步,迷惑道:“这位大人…”

江南李卫与范时锋两个总督大员之前的争斗越演越烈,但愿别烧到曹颐这个傻小子……

曹颐不晓得他犯了甚么错误只传闻他当年是外放,是升了官的,如何十来年畴昔,又降到五品且被发配到盛京?

曹颐外放山东之前,曾保举彭铸与别的一个主事傅显功为本身的接任人选。成果当时的尚书很给曹颐面子,使得两人都升了员外郎,此中傅显功是福建司员外郎,彭铸则去了山东司。

曹颐在江南,干的刚好是这“缉匪”的活动。

伊都立在盛京兵部碰到的难处,不比曹颐工部这边的少。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