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事成[第1页/共5页]

曹颙倒是有些哭笑不得,来这世上十年,此中九年在读书,这《易经》也是通读过的,“盥而不荐,有孚顒若”并不算是好话,字面上的意义就是对于祭奠这类的大事,固然表示出虔诚,但只洗手而不上贡;对于那些信守承诺的人与事,仿佛非常敬慕,但是却不去学着去做。不过,如果反过来讲,也有办事谨慎,不自觉跟风、人云亦云之意。

曹颙晓得庄先生说得在理,内心将要去拜见告别的人家挨个数了,顿时感觉头疼,如许下去说不得也需求十天半月。看来,只能一日跑几个府邸,不留宴,大抵打个照面罢了。

庄先生脸上也尽是欣喜,摸着胡子,笑着说:“如许甚是安妥,颙儿要赴外任,上面没人也不成,江宁大人那边,或许能够荐两个安妥的幕僚来!”

乾清宫,东暖阁。

固然康熙问得暖和,但是曹颙听着倒是内心一颤,这老爷子因太子之事,恰是猜疑不安之时,本身可不能犯了“怨望”的忌讳。这个时候讲究地是“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就算你真立下甚么了不起的功绩,如果敢“心生痛恨”,那也得不到好去,反而是弥天大祸。

除了谋到了想要的缺,这又多了探亲假,实在是不测之喜。直到出了宫门。曹颙的脸上还是满满地笑意。

因康熙没有叫起,以是曹颙只能跪着回道:“回万岁爷的话,是臣自作主张,臣父……臣父如果晓得,应是不依的!”

“哦,不敢居功?”康熙沉吟着,望向曹颙的眼神中多了一分切磋:“那照你这般说。这功绩都是四阿哥的?”

时下人们应酬称呼都是称字,现在多了字,今后他就是“孚若兄”或者“孚若弟”、或“孚若贤侄”甚么的,这么一想,曹颙还是内心有些怪怪地,十二分的不风俗。

“‘孚若’,这两字出自《易经》‘盥而不荐,有孚顒若’。呵呵,看来万岁爷对颙儿确是恩宠不凡。本朝世家后辈,父子两代,或者祖孙三代同朝为官者不乏其人,像颙儿这般,让万岁爷这般照顾的又能有几人?”庄先生看着眼下的御笔手书,笑着说。

“这是你第一次为了本身个开口求朕,朕就依你,全当你时疫功绩的犒赏!”康熙道。

康熙点点头。诘问曹颙:“再没有旁人了?”

又是沉寂,曹颙感觉本身的腿都要跪麻了,方听到康熙叫起。

这答案倒是在康熙的料想以外。他原觉得曹颙想要外任,又选了个与户部对口的缺,天然是想要建功立业,有番高文为。没想到,追根溯源,只是这么个启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